【题目】将5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1% B.5% C.10% D.20%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一白色粉末的成分,他做了以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形成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该同学为进一步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沉淀B的物质名称为 。
②“操作1”的名称是 。
③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不能确定粉末是否含有NaOH,其理由是 ;你的改进建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规律。
(1)上述实验方案中,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填字母序号),其原因是。
(2)某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涉及甲、乙、丙和丁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①丁的化学式为。
②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是(填物质序号)。
③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x+y+z=169B.y+z=168
C.(100-x)∶z = 32∶64 D.(100-x)∶(y-1) = 8∶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
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
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以下物质是由H、O、C、Ca、Cl、Mn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的物质。
(1)某气体单质是最清洁的燃料,则该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图所示实验中,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使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后D溶液变浑浊,则D溶液中的溶质是 ,试管②中的现象是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 .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 、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 (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 (填标号).
A.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再分别倒入质量相等、浓度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
B.两烧杯中硫酸都没有剩余
C.两烧杯中金属都没有剩余
D.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