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探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四组实验,胶头滴管盛装的是液体,烧瓶中盛装的是气体、固体或液体,当胶头滴管滴几滴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实验组合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钙和氨气不反应,压强不变,气球无明显变化;A不符合题意;
B、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气体变大;C符合题意;
D、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故烧瓶中的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气球变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要使气球变大,那么烧瓶中的压强要变小。要使烧瓶中的压强变小,方法有:使烧瓶中的温度降低,瓶中空气遇冷体积收缩或烧瓶中的气体被吸收,体积减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序号

A

用肉眼观察不到氧气分子

分子很小

B

在花园里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冰受热变成水,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D

胎压不足,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加压

分子之间有间隙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氨臭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街边的垃圾箱中,绿色箱表示盛装厨余垃圾,蓝色箱表示盛装可回收的垃圾,红色箱表示盛装有害的垃圾,黑色箱表示盛装其它垃圾。废旧报纸、塑料瓶应该放入的垃圾箱是

A.绿色B.蓝色C.红色D.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氨气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A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B实验用于确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前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请写出实验中K2处于关闭状态下打开K1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实验全过程(先关K2开K1 , 再关K1开K2)观察到的现象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液体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烧杯的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一定含有的物质:酚酞、水和 , 还含有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同学们猜想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CaCl2+Na2CO3=CaCO3↓+2NaCl
(猜 想)废液中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是:
A.只有氢氧化钠 B.只有碳酸钠 C.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猜想.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
(结论解释)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确切的结论.(下图为同学们根据部分实验现象绘制的关系曲线).

猜想中一定不成立的是(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熄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一个):______

(4)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若用如图H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水银B.干冰C.合金D.纯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