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100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 100 | 92 | 84 | 78 | 72 | 67 | 67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即CaCO3在石灰石中所占的百分含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3)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 两种液体混合经充分振荡后一定得到溶液
C. 将10%的KNO3,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 将25gKCl溶液蒸干得到5gKCl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课堂上老师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4)写出该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C装置中大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A、B、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图A实验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量不足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3)B与A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至少写一点),红磷熄灭,移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打开B的弹簧夹,注射器的活塞应停在_______mL处。
(4)用C装置实验前,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5mL刻度处推至20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活塞仍返回至25ml刻度处,说明__________;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活塞最终停在_________mL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可用E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选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若选用F,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入,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_________处;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________,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E装置制取CO2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__________;若将E装置改用G装置,优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米同学是一名化学爱好者,一日上学途中因道路结冰不慎摔倒,在医院医生用医用双氧水(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他清洗伤口。小米看到伤口处产生很多气泡。为什么伤口处能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吗?他决定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查阅资料)过氧化氢酶(CAI),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氧和水的酶,存在于动物的各个组织中,特别在肝脏中以高浓度存在。
(实验)小米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帮助分析并填空。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的动物血块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则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怎样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_________。
(4)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_____端(填a或b)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编制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部分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 1 H 氢 1.008 | 2 He 氦 4.003 | ||||||
第二周期 |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第三周期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1)请画出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__________电子变成离子;
(2) 表示的是________,其与17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
(3)同一纵列元素原子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加热碳酸氢铵固体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基本类型)。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实验中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夹持镁条。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___,其中MnO2是该实验中的催化剂,其作用为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
(4)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_,紫色石蕊试液变为__________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填a 或b或c)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