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实验结束后,应先________,再 _______,防止_____

2)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____________ 开始收集_______证明收集满了。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B做发生装置,加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具体做法是________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

4)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填“a”“b”)端通入。

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

【答案】A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撤离导管 熄灭酒精灯 水槽中的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 集气瓶瓶口有气泡冒出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复燃,则集满 检查装置气密性 在导管连接橡胶管,加水至淹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使用弹簧夹将橡胶管夹紧,继续加水,若漏斗内水面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a b F

【解析】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应该选择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出氯化钾和氧气。在加热固体药品时,应该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待实验结束后,应该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水槽中的水会回流,导致试管炸裂。故答案为:A、氯酸钾氯化钾+氧气、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撤离导管、熄灭酒精灯、水槽中的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2)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气泡冒出时,则试管内的空气受热膨胀逸出,此时不能收集。当观察到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则证明产生氧气,此时收集。当观察到集气瓶瓶口有气泡产生,则证明收集到的氧气无法进入集气瓶中,则此时已集满。若使用D装置收集氧气,D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故答案为: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集气瓶瓶口有气泡冒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复燃,则集满;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B装置做发生装置,加入药品前,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是:在导管连接上橡皮管,用弹簧夹夹紧,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加水直至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继续加水之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的高度不变,则证明装置不漏气。若用C装置做发生装置,C中使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注射器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在导管连接橡胶管,加水至淹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使用弹簧夹将橡胶管夹紧,继续加水,若漏斗内水面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4)若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进入集气瓶中会“下沉”,所以应该选择a导管作为进气口。若使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会向上逸散,所以应该选择b导管口作为气体的进气口。故答案为:ab

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则应该选择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1是关于盐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其中:据图可知制备某种盐的方案可能有多种.

(1)请补充一种制备盐的方案在图1______

(2)工业上用沉淀生产的轻质碳酸钙是极细的粉末,是制造牙膏的原料之一.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用沉淀法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

①写出上述方案中(2)所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_____b_____

②现请你仍以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另外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并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________

(3)你设计的方案的优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从甲溶液中提取甲

C.20℃时,甲、乙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2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AC为无色液体,BD为无色气体,它们之间发生如下变化,其中B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名称)。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在实验④中观察到此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_____

(2)标出A中金属元素化合价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1)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到: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他们烧制木炭的过程如图所示。

如果大规模伐薪烧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晾干木材时在太阳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木材放入窑中时要一层层呈井字型堆放,从燃烧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窑中木材燃烧到一定程度就封闭窑口使木材熄灭,利用余热使木材继续炭化,应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

2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写出)。

已知:AB是常见氧化物,CD是常见的气体,C能供给呼吸,E是黑色固体。

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反应可以看出D物质具有的一条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以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OSiO2)为原料制备:MgCO3·3H2O.其主要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 SiO2不溶于水,常温下不与硫酸、碳酸钠反应。MgCO3不溶于水,但可与酸反应。

1)为了加快废渣的酸溶速率,可采用的办法有____ (任写一点),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

2)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过滤II”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_____(填离子符号)

4反应步骤前后均有过滤,能否省去过滤I”只进行过滤II”___ ( ”),理由是_____

5酸溶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课上老师演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实验时,出现了有气泡产生的现象,同学们计划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设计实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与讨论)①生成的气体是_____

②氢氧化钠已变质,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程度如何?

(实验方案)

方案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样品于一洁净试管中,先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色,再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方案2: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样品于一洁净试管中,先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再在上层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色。

(分析与讨论)同学们认为以上两个方案都不正确。

方案1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

方案2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

经过讨论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得到了合理的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样品于一洁净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现象。

_____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2)再向其中滴几滴酚酞溶液。

酚酞变红色。

实验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_____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与滴加稀盐酸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中发现稀盐酸质量为m1时,测得的溶液温度最高,从能量的角度分析,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是_____反应;从反应进行的程度分析,温度达到最大值时,表示_____。随后溶液温度降低的原因是_____

(2)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测得的实际值低于理论值,请写出一点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