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分)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       ,D       
(2)写出B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为    (填序号)。
(3)已知H为铁粉,与溶液G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E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E中一定含有   ,滤液F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1)A CaO,D Cu(OH)2 ; (2)Na2CO3+ Ca(OH)2= CaCO3↓+2 NaOH   ②③
(3)Fe Cu, Fe2+
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可推知A为氧化钙(CaO),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B为氢氧化钙,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碳酸钙,因为B氢氧化钙与I反应生成了C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可以推知I是碳酸钠;已知D为蓝色沉淀,可推知D为氢氧化铜;各物质都推出来了,就可以填空了。
(3)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也就是铁有剩余了,故剩余固体为铁、铜,铜离子也就都被反应没了,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Fe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如下图).则关于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方法中包含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B.物质①是NaOH溶液
C.操作①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D.整个过程至少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鉴别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点燃
闻气味

食盐水和水
测pH
蒸发结晶

氢氧化钠和碳酸钙
加水溶解
加入盐酸

镁条和铝条
在空气中点燃
加入稀硫酸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6分)A是常见金属单质,B、C是非金属单质,且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1)推断甲、乙的化学式为:甲      ,乙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体现出物质C的
               性,在①②③④⑤五个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个;
(3)反应①除了具有放出热量多,原料不受限制的优点外,还有       的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硫酸的pHB.用适量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用燃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NaCl固体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Cu粉
Fe粉
用磁铁吸出
C
N2
O2
通过红热的铜丝
D
CO2
CO
在空气中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推断题

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且X为黑色固体,Y为红色金属,Z是生命活动不可少的气体。A、B为化合物。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1)请写出Z和B的化学式:Z             B            
(2)写出A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朝阳2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木炭粉(Cu)
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CO2(CO)
NaOH溶液、浓硫酸
通气、加热、收集
C
CaO(CaCO3

过滤、烘干
D
NaOH(Na2CO3
盐酸
溶解、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8分)有三瓶没有标签的溶液,分别是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瓶溶液区分开来。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