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氯化钾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盐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测定其成分,先后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稀硝酸,产生沉淀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A段发生了两个反应

B. B点对应的溶液溶质有两种

C. 原溶液中碳酸钠与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06:71

D. 根据信息可知:该氯化钾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可能含有盐酸

【答案】AC

【解析】因为加入稀硝酸后沉淀质量减少,故开始生成的沉淀是硫酸钡、碳酸钡的混合物,即氯化钾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有碳酸钠则无盐酸。A、OA段发生了两个反应,BaCl2 + Na2SO4=2NaCl + BaSO4↓, BaCl2 +Na2CO3==BaCO3↓+2NaCl,正确;B、B点对应的溶液溶质有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钡三种,错误;C、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2.33g,碳酸钡沉淀的质量为:6.27g-2.33g=3.94g,设原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硫酸钠的质量为y

BaCl2 +Na2CO3==BaCO3↓+2NaCl BaCl2 + Na2SO4=2NaCl + BaSO4

106 197 142 233

x 3.94g y 2.33g

= 解得x=2.12g = 解得y=1.42g

故原溶液中碳酸钠与硫酸钠的质量比为2.12g :1.42g= 106:71,正确;D、 根据信息可知:该氯化钾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不含有盐酸,错误。故选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利用了物质的____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____

(4)步骤⑤所得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Ⅰ表示加入药品前的一个操作,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

(3)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某小组经研究,用图Ⅱ所示方法成功制得了大量CO2。(反应物为稀硫酸和石灰石)。

①该方法中加热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②推测: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目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思考图Ⅱ方法,你认为相比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其改进的出发点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下图所示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C方框内乙粒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

(3)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的实质是_____(填粒子符号,下同)和_____结合成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瓶无瓶盖的NaOH溶液。为确定其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了以下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一: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猜想二: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三:该溶液部分变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呈中性。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第1组

溶液变红,则猜想一成立。

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

是:__________

第2组

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则猜想一不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

案还不能确定猜想二还是猜想三成立。

第3组

第一步 第二步

滤液变红,则猜想____成立。

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________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若甲中充入的气体是CO2,则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2)若乙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___。(任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

C.我国古代的炼丹术和炼金术对化学发展没有任何贡献

D.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列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 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选用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若要收集相对纯度较高的O2可用______(填字母)装置收集。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若用F装置代替B装置进行实验,其优点为_______

①要获得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下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_(选填字母)。

A.a→b→d→c B.d→c→a→b C.b→a→c→d D.c→d→b→a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______

(4)硫化氢气体有毒,溶于水形成酸,用下图收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______(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其工艺流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1)上述流程中,用到的原料有空气、焦炭、水、二氧化碳、___________等;

(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一种氮肥”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丙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B. 汽油中加入丙,不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C. 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 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