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2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使用塑料袋   B.使用节能灯泡,不开无人灯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出行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
A
使用节能灯泡,不开无人灯,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出行,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都符合“绿色经济”的要求.提倡使用塑料袋会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经济”的要求.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下列标志属于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近日环保部门公布:预计2016年PM2.5将纳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现行的”标准”中不包含下列哪种物质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氮气D.可吸入颗粒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2分)今年两会上PM2.5成为热点名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被吸入肺部。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中国今年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PM2.5等项目监测。(1)这里的PM2.5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指              ;(2)如何减少这种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7分)2010年我省部分地区监测到的雨水平均pH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福州
厦门
泉州
三明
漳州
龙岩
南平
2008年雨水平均pH
4.47
4.8
4.54
6.37
4.86
4.83
4.58
(1)上表列举的7个地区中,没有酸雨污染的地区是_______;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若酸雨的主要成分为H2SO4和HNO3,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含H2SO4的酸雨腐蚀七星岩的石灰石                                   
(b)含HNO3的酸雨与撒在田地里的熟石灰反应                             
(3)为了改善福州环境质量、迎接“特奥会”,下列措施不能减少酸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推广清洁能源   ②减少用煤直接作燃料    ③淘汰尾气不达标的汽车   ④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⑤限制并有偿使用塑料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2010年4月底墨西哥湾发生重大油井泄漏事故,日泄漏原油几请千桶。
(1)泄漏原油的危害有:                                         (填一种即可)(2分)
(2)为制止灾难延续,人们想到了一种办法:可控燃烧法,就是将泄漏的原油烧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可行?               其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校外调查时发现了下列一些现象,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生产农作物时,农民按国家标准适量使用化肥、农药
B.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C.城市的“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化工原料
D.农民用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表中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生活常识:
洗涤剂洗油污一一乳化作用
B.物质鉴别:
氯化钠和硫酸铜两种白色粉末——溶于水可区分
C.环境保护:
减少酸雨污染一一不再使用化石燃料
D.安全常识:
油锅不慎着火一一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______和_____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
(2)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