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得到电子后变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分析 本题考查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在原子中,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易失去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反之,多于4个的,易得到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

解答 解: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有正电荷,成为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有负电荷,成为阴离子,带电的原子叫做离子.
故答案为:正;阳;负.

点评 学生应正确认识微粒的电性,明确原子不显电性,从结构上来理解原子转化为离子的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20℃时,将Ca(NO32和KNO3的混合物26.2克,放入56.2亚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27.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K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克,K2CO3的溶解度为110.5克).试求:
(1)生成碳酸钙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1)电解水时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在正极上得到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 检验,证明是氧 气,在负极上得到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 检验,证明是氢 气.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则正、负两极上得到的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1:2.
(3)根据上述事实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 组成的.此实验可以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再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而是重新组合,原子是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粒子.
(4)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B
A.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反复 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以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5)写出电解水及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氢气+氧气$\stackrel{点燃}{→}$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二者的不同之处就是在化学变化中前者可以再分,后者不能.有的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只是分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工厂里制造照明用的白灯泡的过程中,先要抽去灯泡内的空气,然后再充入氩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作保护气.同时,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灯泡里还要放有极少量的红磷,其作用是消耗残留的氧气,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反应的文字表为红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通过第十单元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奇妙的酸”和“神奇的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用盐酸可以将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属于中和反应的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Mg(OH)2+2HCl═MgCl2+2H2O.但所用盐酸不能过量,否则,铝壶将被腐蚀,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Al+6HCl═2AlCl3+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小明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为尽量消耗氧气,红磷应足量
B.用木炭代替红磷,也可获得满意的实验结果
C.若a处没有弹簧夹,则最终进入广口瓶中的水会偏多
D.该实验结果能说明广口瓶内余下的气体有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