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没有利用到其他三个实验共同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该实验是(  )

A. 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

B.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 伏安法测电阻

D.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答案】C

【解析】

试题A、紫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颜色变化,紫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颜色变化,研究中物质改变;

B、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温度相同,都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温度都达到其着火点,一个与氧气接触,一个不与氧气接触.通过对比实验,该实验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研究中物质改变;

C、伏安法测电阻是利用了欧姆定律,研究中物质不变,本身量改变;

D、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则应控制压力大小不变,要探究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则应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研究中物质改变.

ABD物质改变,而C是物质不变,本身量改变.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M是硝酸钾

B. 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 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

D. 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为红色固体,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2)写出化学方程式:      

(3)C与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试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利用此装置还能进行的实验有_____(填序号)。

①用氯酸钾、二氧化锰制氧气②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③碳酸氢铵固体受热分解

2)图乙所示,把花瓣放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就制成了酸碱指示剂。这里浸泡花瓣用酒精而不是用水,是因为花的色素_____

3)丙所示实验中,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现象是_____,预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需再做一个实验,但把烧杯中的水换成_____的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森林发生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

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

3)固体酒精是一种使用方便的燃料,其用作燃料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用来制作食品保鲜膜的材料是_____(填聚乙烯聚氯乙烯

5)某地区土壤显弱酸性,下列作物不适宜在该地区种植的是_____(填宇母序号)

选项

A

B

C

D

作物

小麦

油菜

西瓜

甘草

适宜的pH范围

5.56.5

5.86.7

6.07.0

7.2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

B.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镁粉

D.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甲和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_℃;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升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甲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乙;时,向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0水得到20%的溶液,则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是黑色固体粉末,F为金属单质,X是气体,溶液YZ分别是一种碱溶液和盐溶液,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的化学式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4)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

2A处红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熄灭A处火焰,可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