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B.保护水资源要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电解水时正极玻璃管中有氢气生成D.任何物质都能溶于水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髙温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
(2)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铜、铝、铁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在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将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填化学式);
(3)某同学在—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几个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保存不当的试剂(如下图所示),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华等几位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溶质是什么?
(1)【交流研讨】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酸
B.碱
C.盐
(2)【查阅资料】①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②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
③室温下(20℃)时,4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上标注和上表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3)【猜想与实验】①可能是溶液;
②可能是NaOH溶液;
③可能是NaCl溶液。
(4)小亮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测得pH=11,他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
(5)小强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 产生大量的气泡 | 猜想①正确。 |
步骤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 |
【质疑】小华则不同意小强的观点,认为溶液中有Na2CO3还可能有NaOH。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步骤 | 预计现象 | 结论 |
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溶液并过滤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既含Na2CO3 , 又含有NaOH |
步骤二:向上述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酚酞试液变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指出仪器名称Ⅰ , Ⅱ。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物质的性质进行比较归纳,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化学。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归纳中,正确的是( )
A.H2、O2、CH4都具有可燃性
B.H2、C、CO都能和CuO发生置换反应
C.浓硫酸、浓盐酸、酒精都具有挥发性
D.Fe、Al、Cu都能和Ag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字母)
A 不锈钢炊具 B 橡胶手套 C 纯棉围裙
(2)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