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金属M表面会被锈蚀,于是他们一起探究金属M锈蚀的原因.经检测,锈蚀物中除含有M元素外,还含有C、H、O三种元素.他们分析与金属M发生反应生成锈蚀物的物质.请你参与并回答:
(1)推测Ⅰ:锈蚀物中的H元素来自空气中的
H2O
(填化学式,下同),C元素来自空气中的
CO2
,因此这两种物质肯定参加了反应.
推测Ⅱ:锈蚀物中的O元素有多种来源,因此不能确定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加了反应.
(2)某同学为了验证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加了反应,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见下图),你认为其中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AF
(填实验编号).(说明①所用蒸馏水是煮沸迅速冷却的②固体干燥剂吸收水份,不吸收二氧化碳和氧气.)实验的结果是氧气参加了反应.
(3)假如要进行实验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的操作是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4)若金属M是铜,铜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它的主要成份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试写出铜在空气中锈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Cu+O2+H2O+CO2═Cu2(OH)2CO3

(5)发现新问题: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苹果切开后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查阅了有关资料: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
隔绝氧气

分析:根据铁生锈要满足铁与水、氧气同时存在.来探究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金属M表面会被锈蚀的原理.对于提供的实验,A、F是必须要做的,由A、F的实验比较得出O2是参加反应的.
解答:解:(1)M是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所以H来源于水,C来源于二氧化碳.故答案为:H2O; CO2
(2)因为所用蒸馏水都是经煮沸迅速冷却的,A~F的实验来探究生锈的条件,只有A中会生锈,且A与F比较说明O2参加了反应,故选A、F.
(3)根据CO2不燃烧和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充满时瓶口会有CO2气体.故答案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到瓶口看是否熄灭.
(4)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H2O+CO2═Cu2(OH)2CO3
(5)延长食品保质期可采用隔绝氧气的方法.故答案为隔绝氧气(合理均可).
点评:题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来探究金属生锈的原理,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分析能力、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共煮,可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O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现象 结论
第一种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
第二种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第三种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
(2)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OH溶液的作用是
中和稀硫酸、制备氢氧化铜沉淀、使混合液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0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现         象 结      论
第一种
情  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
第二种
情  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第三种
情  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全部转化为葡萄糖
(2)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
中和稀硫酸,使混合液呈碱性,制备氢氧化铜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专项题 题型:实验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 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O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2)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2010年单元测试卷(2)(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0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现         象结      论
第一种
情  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
第二种
情  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第三种
情  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全部转化为葡萄糖
(2)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0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现         象结      论
第一种
情  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
第二种
情  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第三种
情  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全部转化为葡萄糖
(2)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