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个,要求原理不同)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放出热量,有些反应吸收热量,请判斯Y→X反应是______(选填“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
【答案】2CO+O2CO2 CO+CuOCu+CO2 吸收热量
【解析】
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Y和灼热的炭层反应会生成X,所以Y是二氧化碳,X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Z是碳酸钙,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木炭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意,推导合理,所以X是CO。
(1)X→Y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产生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2CO+O22CO2;另外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与一氧化碳的燃烧反应的原理不同,方程式为:CO+CuOCu+CO2;
(2)Y→X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层在高温的条件下完成的反应,故该反应过程会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1)2CO+O2CO2;CO+CuOCu+CO2;(2)吸收热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已略去)。
甲是生活中常用的含有碳元素的燃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乙是一种最常见的液体;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①试推测丁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请写出甲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_____
A.该实验可以说明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
B.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写出用装置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____________(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用带柄V形玻璃管完成以下实验:
(1)如图1所示,往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_____,写出A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2)如图2所示,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若另取一相同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可表示为:P+O2PO2
B. 水的化学式为H2O,可知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C. 若用“”表示一个氮原子,则“”可表示为一个氮分子
D. 从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易失电子,钠元素排在第三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向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最终变为蓝色
B.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放热
C. 氢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蓝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还需补充的装置为_________。
(3)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还可以利用装置_____(填装置序号)收集,如果在集气瓶中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可能原因是_______。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