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之中,如果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是如何处理的?
(1)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A(填字母)制的.
A.金属  B.陶瓷 C.无所谓
(2)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便于使用外焰加热;
(3)野餐食谱如下:主食:馒头  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一样C(填字母).
.炒鸡蛋 B.牛奶 C.黄瓜  D.烤野兔肉
(4)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5)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C(填字母).
A.食醋(pH<7)B.食盐水(pH=7)C.肥皂水(pH>7)
(6)郊外通常比较泥泞,如果你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你回来进行清洗后是如何防锈的AB.(填字母)
A.立即晾晒干   B.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   C.涂油漆.

分析 (1)根据餐具具备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从导热性好,不易破碎方面考虑选择材料;
(2)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食物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所给食品中缺少维生素;
(4)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进行解答;
(5)根据酸碱中和反应进行解答;
(6根据防锈的措施进行解答.

解答 解:(1)金属既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又具有不易破碎的性质,所以适合野炊餐具用;故答案为:A;
(2)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可以使可燃物于氧气充分接触;木柴必须要干燥才容易点着,原因是易于达到木柴的着火点,故答案为:便于使用外焰加热;
(3)馒头中含有淀粉即糖类,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唯独缺少维生素,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答案为:C;
(4)物质充分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故填: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5)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则所用的物质应该是碱性的;A食醋(pH<7),呈酸性,错误;B食盐水(pH=7),呈中性,错误,C肥皂水(pH>7),呈碱性,错误;故填:C
(6)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A.立即晾晒干可以隔绝水,能防锈; B.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能防锈;C.涂油漆可以防锈,但是不符合实际情况;故填:AB.

点评 野炊餐具最好用金属制的,导热性好并且不易破碎;加热时一般用外焰加热;要均衡膳食;燃烧时要使可燃物燃烧充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除去密闭容器里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可采用燃烧除去氧气的方法,下列物质可选用的是(  )
A.B.木炭C.红磷D.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的化学式为XY3
B.该方程式可表示1个X2分子与3个Y2分子反应生成了2个Z分子
C.若 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X2完全反应生成 b g Z,则同时消耗(b-a)g Y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10或2.5mL.
(2)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醋酸溶解除去.已知醋酸在水中能少量电离(CH3COOH═CH3COO-+H+),请分别写出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COOH+CaCO3═( CH3COO)2 Ca+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石灰石;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铁网溶解.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波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2所示.实验现象为:
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国锋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因而发生上述现象.
老吴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强盛同学针对老吴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位水,若不发生上述现象则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②小菲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或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通过观察现象,同样证明了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熟石灰在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O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O.18  0.17  0.16  0.15  0.14  0.13  0.12
(1)20℃时,0.56g氧化钙放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恢复到20℃时,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frac{0.16g}{0.16g+100g}$×100%(写计算式).
(2)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
D.可以升温使之变成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1)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 测定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依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C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Ba(OH)2=BaCO3↓+H2O.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使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
【解释与结论】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样品质量(g)所用盐酸质量(g)所得沉淀质量(g)
第一次8.00501.95
第二次8.00501.98
第三次8.00501.96
欲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应选择的数据是三组数据的平均值.
【反思与评价】
(1)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沉淀的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氢氧化钡溶液吸收了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2)反思实验过程,小刚同学提出应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测定准确度.他提出的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bcd(填字母序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放慢滴加盐酸的速度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6:4:2
B.氢气由氢原子构成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从宏观看,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农业上常用到的化肥有:CO(NH22、Ca3(PO42、K2SO4、NH4H2PO4、NH3•H2O、NH4NO3、KNO3,小亮家种植的甘蔗出现茎叶细小症状,同时有倒伏现象.小亮认为应给甘蔗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NO3  B.K2SO4  C.NH3•H2O     D.NH4H2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