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H是蓝色沉淀.X、Y都是氧化物,其中X是黑色粉末状固体,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Z是红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为 ;D的水溶液俗称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4)反应①中X起 作用。

【答案】1 H2O2 石灰水 2CaO+H2O=CaOH2 3CaOH2+CuSO4=CaSO4+CuOH2 复分解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 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则它们是水和双氧水,A发生反应生成BC,那么A是双氧水,B是水,C是氧气,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是氧化钙,CaO+H2O=CaOH2 ,D是氢氧化钙,H是蓝色沉淀,则为氢氧化铜,F为硫酸铜,Z是铜,E是氧化铜,(1)A是双氧水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5)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uSO4=CaSO4+CuOH2 ↓,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4)反应①中X起催化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写出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的一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若将红磷换成炭粉,并在集气瓶中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气体,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否”)。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在选择题上方)

(1)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下图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施建议让炭粉稍稍过量,这样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思考】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拓展延伸】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河水 B.雨水 C.自来水 D.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2NaHCO3 Na2CO3+CO2↑+H2O。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错误的是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B.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C.(1)中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D.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受热更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田里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你认为应该向稻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填序号,下同) A.CO(NH2)2 B.KCl C.Ca3(PO4)2 D.KNO3

(2)人们误食重金属盐(如:硫酸铜、氯化钡等)可通过喝大量豆浆的方法解毒。由此可知喝下列物质中的 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①牛奶 ②果汁 ③蛋清 ④矿泉水 ⑤食盐水

(3)无人驾驶汽车处理系统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硅。工业制硅的反应之一如下:2X + SiCl4 =Si + 4HCl。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铁块能拉成细铁丝是利用了铁的 性。

(5)化学电池在放电时发生化学变化,由 能转化为 能。

(6)煤燃烧产生的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在煤中加入 可以减少其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四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B是食品包装袋内常用的一种干燥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反应;

2)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当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无节制排放二氧化碳的危害,纷纷提倡国家应低碳发展经济,个人应低碳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尽量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拆除低效率的小型燃煤发电厂

C.积极研究开发氢气燃料

D.拒绝使用含碳元素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