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指出下列图中的实验操作错误,并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实验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的后果_____________

4)实验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的后果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胶头滴管伸入到试管内 污染胶头滴管 俯视读数 导致读数结果偏大 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大拇指压在试管夹的短柄上 ;液体会因沸腾而喷出伤人;试管脱落 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 会砸裂试管底部

【解析】

1)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

2)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 读数,俯视读数导致读数结果偏大;

3)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液体会因沸腾而喷出伤人;大拇指压在试管夹的短柄上可能会造成试管脱落;

4)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药品放在试管口, 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如果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会砸裂试管底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乙醇(C2H5OH)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6g

B.乙醇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组成

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等质量的乙醇和乙烯(C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完成下题:

1)请根据上表写出关于氩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

2)镁与铝两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在于______;由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知;溴元素与上表中的______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第11号元素钠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失去)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配制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0.9%NaCl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请指出图中两个明显的错误处,说明改正方法。

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按照上述图示操作(假定再无其他错误),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0.9% 。

(3)若将(1)中的错误更正后重新配制溶液,测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9% 。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写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 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____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最后停在刻度约为_____(填整数)的位置上。

3)实验结论: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____约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化学学习要让学生既能够“见微知著”,也能够“见著知微”。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如图为氯化钠形成的示意图。

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

1)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_____决定的。

3)化学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4)构成氯化钠的离子是_____(填微粒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正误,并指出操作错误的地方。

_____;②_____;③_____

_____;⑤_____;⑥_____

_____;⑧_____;⑨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硬度 ,密度比水 溶于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 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或“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的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反应结束时能生成(a-bg氧气

B.0 t1时段,因二氧化锰未起作用,所以反应未开始

C.P点处固体的成分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氯化钾

D.t1t2时段,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