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金属材料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钢铁是最常用的金属材料.
(1)钢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将钢片和纯铁片相互刻画,纯铁片上留下划痕,说明 .
(3)铝制品比铁制品抗腐蚀性更好的原因是 .
(4)向硝酸镁和硝酸铜的混合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观察到滤液为无色,则该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 滤渣中一定有 .
【答案】
(1)混合物
(2)钢比铁的硬度大
(3)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4)硝酸锌和硝酸镁;铜
【解析】解:(1)①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②将钢片和纯铁片相互刻画,纯铁片上留下划痕,说明钢比铁的硬度大,故填:钢比铁的硬度大.(2)铝制品比铁制品抗腐蚀性更好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故填: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3)锌的活动性强于铜,比镁弱,故向硝酸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锌与硝酸镁壶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观察到滤液为无色,说明硝酸铜全部参加反应,则该滤液中的溶质一定为硝酸锌和硝酸镁,滤渣中一定有铜,故填:硝酸锌和硝酸镁,铜.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合金的定义与性能的相关知识,掌握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以及对金属材料的选择依据的理解,了解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示信息,用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溶质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
(2)写出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
(3)标出溶剂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4)写出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侯德榜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纯碱工业的创始人,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人类化学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为:NH2+CO2+H2O+NaCl═NaHCO3+NH4Cl,他利用生成物中的NaHCO3溶解度较小,一经生成便会大量析出,能够很容易的分离出NaHCO3 . 化学小组同学模拟“侯氏制碱法”完成以下实验:10℃时,向92.6g饱和溶液中先通入足量NH3共3.4g,再通入一定量CO2至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不考虑溶解在溶液中的NH3和CO2的质量)
(1)NH4Cl可作为氮肥使用,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只写出计算过程) .
(2)以上反应中消耗的CO2质量是多少?
(3)反应后称量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14.4g,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生产高纯硅(Si)的流程图如下(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气).
提示:Si+3HCl SiHCl3+H2↑
回答下列问题:
(1)三氯甲烷(SiHCl3)是由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2)在H2和SiHCl3反应的过程中若混入O2 , 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3)以上生产高纯硅的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2:1
B.A试管中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B试管中移近火焰发生爆鸣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杯口与桌面间不留空隙(如图所示).
(1)该同学在实验时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
(2)得出与燃烧有关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 锌与稀盐酸 B. 烧碱溶液与稀硫酸
C. 氧化铁与稀硫酸 D.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根锃亮的铁丝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Fe_____Cu(填“>”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