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浊液过滤B. 葡萄酿酒C. 金刚石切割玻璃D. 石油炼制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利用沸点将石油进行分馏B. 用海水晒盐
C. 切割大理石作建筑材料D. 用乙醇汽油作燃料驱动汽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很多化学变化都伴随一些实验现象,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有白雾生成
B. 碳在空气中燃烧发白光
C. 铝放入硫酸铜溶液,有红色物质生成
D. 酸除铁锈,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填写相关的空格:
(1)碳酸氢铵受热“失踪”: , 所以碳酸氢铵应该保存。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 利用该反应可以将用于制造 。
(3)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会产生白色不溶物: , 该白色不溶物可用(填一种物质的名称)轻松洗去。
(4)铁在氧气中燃烧:。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梗,目的是。某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未能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原因是 。该反应的是 (选填“吸热”、“放热”)反应。
(5)铜绿受热分解: , 加热时试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1)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 | 。 | 有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
(2)测定氧气含量。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b.两个方案的测定结果不同,大家经讨论后一致认为方案(填“一”或“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
c.A、B两组同学将收到的气体尽管都用比较准确的方案实验,但A的误差较大,你认为测得含氧量A B组(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①合金、黄铁矿、石油、纯碱;②N2、P、Mg、O3;③Al2O3、Fe3O4、CuO、SO3.三组物质中,每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 纯碱、Mg、SO3B. 黄铁矿、Mg、Al2O3
C. 合金、O2、Fe3O4D. 纯碱、P、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下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提示:红色的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1)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有红色变成黑色;
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
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和。(填序号)
(2)对于实验一,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写出改进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上图改进实验与实验一相比,明显的优点是(写一条即可)。在实验开始阶段,由于支型试管内的,导致气压先变(填“大”或“小”),实验后期,由于,冷却后气压变(填“大”或“小”)。
(3)实验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在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