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 X | Y | Z | Q |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 68 | 16 | 4.4 | 3.6 |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 4 | 未测 | 48.4 | 39.6 |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X为氧气,则Y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C.第二次测量时,Y已完全参加反应 D.该反应中Z与Q质量变化之比为11:9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来分离的
B.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可以用来炼钢,是利用其化学性质
D.鱼虾可以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来源: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
B.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C.温度升高时,温度计里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变大
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制镁企业不能使用CO2灭火器作为消防器材”的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
(1)二氧化碳的制备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CO2 , 写出仪器M的名称;组装时,仪器a、b插入双孔橡皮塞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若将长颈漏斗换为分液漏斗,其优点是 . 该实验选用CaCO3与稀盐酸制取CO2 ,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探究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兴趣小组同学将点燃的镁条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内,镁条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并有黑色物质附着于瓶内壁.同学们对镁与CO2反应的产物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产物是MgO和C;猜想Ⅱ:产物是MgO、MgC2和C.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
(3)【查阅资料】MgO+H2O=Mg(OH)2 , Mg(OH)2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大;MgC2+2H2O=Mg(OH)2+C2H2↑ 【实验与分析】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试管,加入足量热水,无气体放出,说明猜想不正确;
②为了验证另一猜想中自色固体成分,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
若该猜想正确,此时Mg与CO2反应的类型属于 .
(4)【实验反思】通过本实验,对“CO2不助燃”,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现象 | 结论 |
A | 带火星木条不复燃 |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低 |
B | 干燥玻璃片上有水雾 | 呼出气体中水含量高 |
C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
D | 集气瓶正放 | 呼出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氯化氢(HCl)气体显酸性吗?
【进行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Ⅰ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
【查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交流反思】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 .
(2)小明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色.
(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 .
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
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
(5)【拓展应用】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3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①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 .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理论上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常需要溶液,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油除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
B.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会降低
D. 其它条件不变时,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