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保护地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的是(  )
A.回收处理废旧电池B.使用无磷洗衣粉
C.冰箱、空调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分析 含氯氟烃的制冷剂会污染环境,破坏臭氧层.而回收处理废电池、使用无磷洗衣粉、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都是保护环境的做法.

解答 解: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A错误;
B、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资源,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所以应使用无磷洗衣粉.B错误.
C、氟利昂常被选作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易挥发至大气中,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C正确.
D、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不然会污染水资源.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  液溶  质溶  剂
食盐水
碘  酒
啤  酒
75%的医用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它是由3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查阅资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浓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硫,且已知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步骤:
(1)如何检查图甲装置的气密性?首先将加浓硫酸的导管封闭,将导管口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产生气泡,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frac{\underline{\;\;△\;\;}}{\;}$CuSO4+SO2↑+2X 则X的化学式为H2O,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气体.
(3)熄灭酒精灯后,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试管A中气体压强减小,空气从D导管中进入试管A中.
(4)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从D导管口向A中故入大量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做重复实验.
(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小花的理由是固体氢氧化镁中没有自由移动的OH一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
实验步骤设计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隔绝空气证明红色消失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无关
(4)对小红的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证明,其中一种如表.
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相应结果或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和相同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加数滴酚酞试液.一支保持温度不变,另一支自然冷却.保持温度不变的红色不消失,自然冷却的红色消失.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2012年5月20日,北京晨报消息,广州日前检出120多吨含有甲醛的白菜,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型气味的气体.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确认甲醛为致畸、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将导致基因突变. 甲醛也叫蚁醛,化学式为CH2O.
(1)甲醛由三 种元素组成,它的式量是30.
(2)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小王想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O2.你认为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
A.选择C、B装置,连接dcB.选择A、B装置,连接ac
C.选择C、B装置,连接dbD.选择A、B装置,连接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期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水温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种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图1所示,试回答:

(1)你认为B烧杯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如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图分析,10℃时A、C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将A烧杯中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①升温,②加水(升温/加水).
(4)30℃时,100g水中溶解50g甲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35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性质,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灭火;
(2)用扇子扇煤炉火焰,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A(填字母,下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C.
A.空气流动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