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OH﹣
B. 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
C. 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D. 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_(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工、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对化学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在著作中有以下观点:①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极微小的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③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也不能分裂原子。你认为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燃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它与水反应形成酸雨污染环境,某科研小组利用海水除去二氧化硫,其工艺流程见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是 。
(2)用熟石灰中和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亚硫酸(H2SO3)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硫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为了研究脱硫率(脱硫率是已除去的二氧化硫的量占总二氧化硫量的百分比)与温度、烟气中SO2浓度的关系,他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 | 温度/℃ | 烟气中SO2 浓度/10-2g·L-1 | 脱硫率/% |
Ⅰ | 23 | 2.5% | 99.5 |
Ⅱ | 23 | 3.2% | 97.1 |
Ⅲ | 40 | 3.5% | 94.3 |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5)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在一定条件下将乙烯(C2H4)和烟气混合除去二氧化硫,其反应的过程可分为如下三步:
第一步:O2与Cu+反应生成Cu+(O2)
第二步:Cu+(O2)与SO2反应生成Cu+(SO3)2
第三步:Cu+(SO3)2与C2H4反应生成S、CO2、H2O和Cu+。
①反应中Cu+的作用是 。
②除去二氧化硫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市某年中考化学实验考察有:Ⅰ配制60g5%的氯化钠溶液;Ⅱ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Ⅲ过滤浑浊的河水等六个考签,由学生抽签确定一个考题进行考察.
(1)甲同学抽签后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①上述仪器中D的名称为 .
②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 (填字母编号),请写出该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③制取一瓶该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有 (填字母编号),可用 检验该气体.
④利用上述气体发生装置在实验室还可以制取的其他常见气体,请你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同学抽到的考签是Ⅰ,他的实验操作如图2所示,请回答:
①图示操作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这一错误操作是 (填写字母编号);
②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字母编号);
③按照正确的操作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慎洒出了几滴,这会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④乙同学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 g, 应选用 mL(“50”、“100”)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无色透明 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混合物 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B.温度达到着火点或与氧气接触,可燃物都能燃烧
C.电器设备短路起火时,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