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下列反应的序号填空:
①碳+氧气二氧化碳
②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③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④生石灰+水→熟石灰
(1)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
(2)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
(3)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
(4)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多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是学习化学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思路。下列对 H2+CuO Cu+H2O 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从反应物看,这体现了氢气具有还原性
B.从生成物看,这是冶炼铜的一种方法
C.从反应现象看,该反应能看到红色固体变黑,试管内壁有水雾
D.从反应条件看,该反应在加热时才能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KNO3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NaCl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37 | 37.3 | 37. | 38.4 | 39 | 39.8 |
(1)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KNO3、18gNaC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改变温度使KNO3析出,NaCl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当改变温度的程中NaCl在溶液中恰好饱和时,溶液中KNO3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
(2)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资料:A的溶解度 | |||||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①~⑤中溶液为饱和状态的是____(填序号①﹣⑤,①﹣⑤中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____(填序号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涉及的化学反应都是目前已学的。D、E为常见的氧化物,它们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省略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②为分解反应,则生成物只有D、E两种
B.若①②是分解反应,则A、B一定具有相同原子团
C.若①②④都是同种基本反应类型,则A、C是不同颜色的固体
D.若①④中只一个属于分解反应,则这两个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各元素化合价也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再研究。
(回顾史实)
1774年,某科学家通过用金属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汞等实验第一次明确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1)上文中这位科学家是_____。
A 诺贝尔
B 居里大人
C 门捷列夫
D 拉瓦锡
(2)以下微观示意图表示金属汞蒸气与氧气反应的过程,请在反应前方框内画出正确图示_____:
(重温教材)
实验室常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该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是_____。用化学符号写出反应式_____。理论上实验成功时的现象是_____。实际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理论值。
(提出问题)
用燃烧红磷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后,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将数显设备(电脑等)、三种传感器(压强、温度、O2浓度)、测量装置进行连接。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打开瓶口橡皮塞,加水并调节使蒸馏水瓶和烧杯内液面相平,夹紧止水夹,打开并调试好传感器和数显设备,用酒精灯将足量红磷点燃,立即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4)燃烧结束后,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待瓶内液面不再上升后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烧杯和瓶内液面相平。在数显设备上得到的曲线图(纵坐标为O2浓度: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秒;压强和温度曲线仅表示该段时间内对应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数据分析)
(1)时间约为_____秒时红磷开始在集气瓶中燃烧。
(2)压强曲线BD段降低的原因是_____。
(4)操作_____,引起了压强曲线DE段变化。
(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探究,用燃烧红磷的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是因为_____。
(反思与交流)
若要更精确地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你对实验的改进建议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某同学利用废旧的粗铜丝、药水瓶组装成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检验及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红
B. 用燃烧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不是CO2
C. 该装置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 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煤、 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2)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后会燃烧得更充分,原因是增大了 .
(3)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①②两物质的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①物质的实验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60℃
C.②③两物质的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D.①③两物质的实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4)用水来灭火的原理除了隔绝空气外,还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 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端导管通入,空气由____排出.若要检查已收集满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端导管口处;
(2)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使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从____端导管通入,水从____端导管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表示的是 (填离子符号);
(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
(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