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隔绝空气中氧气的是( )
A.汽车表面喷漆 B.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氢氧化钠密封保存 D.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毕业会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有删改)
洗衣粉
洗衣粉是一种合成洗涤剂,其水溶液显碱性。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它在洗涤过程中用来疏松并去除污垢,有很强的起泡能力。洗衣粉几乎成为现代家庭必备的洗涤用品。但是,消费者在洗衣粉的使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泡沫越多去污力越强
洗衣粉中的泡沫主要来自于表面活性剂,洗衣粉加的多产生泡沫就会多,但并不是洗衣粉加得越多越好。当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达到一定浓度,溶液的表面活性达到最大值以后,去污力就不再随着洗衣粉质量的增加而增强,反而有减小的趋势。洗衣粉加过量,不仅影响去污力,还会因溶液中碱性的增强而对衣物纤维有损伤。另外,大量洗衣粉附着在衣服上,泡沫多,不易漂净,残留在衣物上的成分还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误区二:水温越高去污力越强
水温对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确实有影响,在温水中比冷水中好,温水可以使更多的洗衣粉溶于水中,表面活性剂能发挥更大功效,从而达到洗涤去污的效果。但水温也不是越高越好,温度太高,会破坏其中的一部分辅助清洁成分,反而影响去污效果。另外,高温还会使衣物上的某些污物凝固于织物纤维之上,从而更难以洗净。经研究测定,洗衣粉清洗衣物时,水温以30℃至60℃为宜。
在1000g清水中加入某品牌洗衣粉,其去污能力的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误区三:洗衣粉可以洗涤所有衣物
洗衣粉更适合洗涤棉、麻、化纤及混纺织物,不适合洗涤毛、丝绸等衣物。由于毛、丝绸等衣物中含蛋白质,会被碱性物质破坏。另外,婴儿衣物及成人贴身衣服也不要用洗衣粉洗涤。
看完以上关于洗衣粉认识误区的解读,相信你已经学到了一些正确使用洗衣粉的方法。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洗衣粉溶于水后,溶液的pH_________7(填“<”、“>”或“=”)。
(2)从图像可知,若在1000g清水中加入该品牌洗衣粉,当洗衣粉与清水的质量比超过
_________(整数比)时,洗涤去污能力开始明显下降。
(3)下列有关洗衣粉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洗衣粉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
B.洗衣粉用量越多去污能力越强
C.用洗衣粉洗衣服时,应尽量用清水将其漂洗干净
D.洗衣粉适合洗涤毛和丝绸等衣物,不适合洗涤棉、麻、化纤及混纺织物
(4)“水温越高洗衣粉去污能力越强”说法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5)影响洗衣粉去污能力的因素有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1)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写粒子符号)构成的;
(2)通过晾晒海水,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通常不采用降低海水温度的方法得到粗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
(3)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①溶解 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1g。
②过滤
③蒸发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蒸发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热。
④计算产率 得到精盐3.3g,则精盐的产率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若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为了除去这两种可溶性杂质,可将得到的精盐全部溶于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充分反应后,接下来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蒸发 ②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枯茗醛(化学式为C10H12O)是一种食用香料。下列有关枯茗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枯茗醛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枯茗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枯茗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0:1
D. 枯茗醛由10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中考复习4月阶段性检测练习(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分析比较物质在组成、性质等方面的异同,可为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提供依据。
(1)从组成上看,KCl和K2CO3都含有 元素,但NaOH不含有 ;
(2)将NaOH、KCl两种固体分别溶于水后,即可将NaOH鉴别出来,依据的明显现象是 (选填“温度升高”或“温度降低”);
(3)除去KCl固体中的少量K2CO3,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的 ,然后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毕业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有关生活、环境、资源等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 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B.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C.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因此淡水资源丰富
D. 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