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学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参加反应的 A、B 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3 
C.生成物中 C 物质与 D物质的质量比为 22∶9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
 
试题分析:A选项因为是乙烯完全燃烧,故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参加反应的 A、B 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3 ;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 22∶9 ;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氧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2价,故答案选择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6分)(1)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将下图方框内①-⑤项内容补充完整:

(2)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②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               的溶液。
③t2℃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④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                            
(3)某同学进行下图所示实验,证明酸碱发生反应的现象为:试管中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后测得试管中溶液的pH=2,该溶液中的溶质有                       (写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个氧分子的是
A.CO2    B.2O    C.O2    D.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①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 注: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     ⑸        ;其摩尔质量为       ⑹            
0.5mol过氧乙酸中约含有       ⑺       个氢原子。过氧乙酸在氧气中点燃,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⑻              
② 某学校欲用100克85%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2%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教室内喷雾消毒,可配溶液     ⑼     克,需加水    ⑽     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请用化学符号表示:(1)3个氢原子       、(2)铁元素      、(3)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2分)根据要求,结合题目,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如正确则在订正栏内打“√”,如不正确请写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项目
要求
答案
订正
氧化钙
写化学式
CaO2
 
Cu2+
说出数字2的含义
铜元素显正二价
 
硅酸钠Na2SiO3
求出Si的化合价
+5
 
FeSO4
说出物质的名称
硫酸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5分)下图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硫原子的质子数为  ,最外层电子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2)当上图中x=0时,则该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       ;(填粒子符号)
(3)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AB3型化合物,其化学式可能是         
(4)上图中该周期元素原子的一条变化规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碳酸钙、空气B.氢气、液态氮、大理石
C.甲烷、不锈钢、冰水D.金刚石、钛合金、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