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碳及其氧化物性质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吸附能力
B. 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C. 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一氧化碳也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2、CO
B.H2O2、O2、H2O
C.CuO、Cu、Cu(NO3)2
D.NaOH、NaCl、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流程I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适量稀盐酸去除杂质
B. 流程II吸氨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 流程IV、V是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
D. 上述流程涉及到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一“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 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
C. 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 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若要比较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水的质量和________。
(2)20℃时,各取NaCl、KNO3固体3.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溶液。
(3)若将上表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成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填序号)。
A 0 ℃~20 ℃ B 20 ℃~40 ℃
C 40 ℃~60 ℃ D 60 ℃~8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配制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的过程示意图。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请指出图中两个明显的错误处,说明改正方法。
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
错误②: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
(2)若按照上述图示操作(假定再无其他错误),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9%。
(3)若将(1)中的错误更正后重新配制溶液,测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9%。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写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家中有一袋化肥,可能混入了其他化肥,且化肥包装袋上的字迹模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提出问题]该化肥中含有什么物质?
[收集信息]经询问得知,该化肥为铵态氮肥.
[提出猜想]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可能是Cl-、、;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1)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 | ________ | 含有铵根离子 |
(2)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过滤 | 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 没有________(填化学式)存在 |
(3)取(2)中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 | ________ | 有Cl-存在 |
[实验结论]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则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若步骤(2)中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是否可行?________(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中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 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如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 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 g镁带样品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操作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际测得氢气的体积与理论值相比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其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水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中”或“碱”)。
(2)气体B的化学式是________,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溶液C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③中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溶液D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⑤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实验最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剂除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