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大连物化所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在低温下可将甲烷转化为甲醇,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 图示物质中有3种氧化物
C. 该反应中分子、原子个数均不变
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 铝的原子序数为13
D.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制取烧碱的方法之一是电解食盐水法,在生成烧碱的同时还在两电极上产生两种气体(经检验均不是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某化学小组在化工商店购得某品牌的烧碱样品,准备用于化学实验。当将其配制成溶液时,小刚同学观察包装袋标签发现了问题:根据生产日期,这包烧碱存放时间较长,会不会变质呢?于是对这包烧碱进行如下探究:
(一)这包烧碱含有什么成分?
(1)打开后发现样品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粉末,初步判断已经变质,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刚同学猜想:该包烧碱的成分可能是NaOH和Na2CO3也可能完全是Na2CO3。
(3)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完全溶于水,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含有Na2CO3 |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_____试液 | _____ | 还含有NaOH |
反思1:小红同学在实验完成后提出个人质疑:化学反应中的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所以电解食盐水法制得的烧碱中往往会含有杂质_____(填化学式)。
所以需要进行再探究:另取上述实验①中的上层清液,滴加足量稀硝酸和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说明小红的质疑是正确的。
反思2:小亮认为,小红的实验设计有缺陷,理由是_____。
(二)成分含量测定
a.取样品mg放入如图装置中加水完全溶解,后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量为m1g
b.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足量稀硝酸溶液,待反应停止再试样称量为m2g
c.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表达式即可,Na2CO3、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6、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实验前先通入CO的目的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实验中,观察到_____,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丙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的操作步骤为_____(填序号),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相同的粒子_____(填粒子符号)。
(2)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并测得溶液的pH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b点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_____(写化学式)。
②写出c→d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某同学为了除去食盐水中的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①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
②加适量稀盐酸后反应之一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实质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应用中使用金属材料的有_____(填字母)。
A、用金、银、铜等制作奖牌 | B、用化学纤维制作毛绒玩具 | C、用新型钢材建造“鸟巢” | D、用聚氯乙烯制造“水立方”外层膜 |
(2)化学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____,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向溶质为AgNO3、Cu(NO3)2、NaNO3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溶液,则所得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
(4)为探究铁和锌两种金属与酸反应的状况,将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
A 甲是锌,乙是铁
B 甲是铁,乙是锌
C 图1中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
D 图2中金属乙与硫酸充分反应后,金属乙一定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用足量的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整个过程中,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室中主要涉及两个化学反应
D.“反应并分离”的过程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B.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b>a>c
C.降低温度一定可使不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
D.将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析出晶体质量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涉及反应为初中常见反应),其中 A 俗名为生石灰,C为常见的溶剂,C 与 E 元素组成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F 的化学式为______。
(2)B 在农业上的用途是______(写一种)。
(3)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纯铜片留下明显划痕,说明硬度:黄铜片>纯铜片
B.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C.甲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乙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
D.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