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眼球结构模式图,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到达视网膜.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答案】C
【解析】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所以答案是:C.
【考点精析】利用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眼睛: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耳朵: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将声波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鼻: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舌: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味道;皮肤: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B. 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 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 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绿色植物种子、芽和植株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内填代号,横线上填名称)
(1)绿色植物结构中的胚的组成包括___(填图一中的序号).
(2)图一菜豆的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___(填名称);萌发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来自__(填图一中的序号).
(3)图三中的B是由图一中的[___]___发育而来的,也是由图二中的[a]___发育而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养蚕的过程中发现,蚕茧的颜色有金黄色和白色两种.蚕茧的颜色如何遗传?带着疑问,他们对该校部分学生养的蚕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请同学们据表分析作答:
组别 | 亲本蚕茧的性状 | 子代蚕茧的性状 | |
金黄色 | 白色 | ||
一 | 金黄色和金黄色 | 有 | 有 |
二 | 金黄色和白色 | 有 | 有 |
三 | 白色和白色 | 无 | 有 |
(1)蚕茧的金黄色和白色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
(2)根据表中的第__组数据可以推测,蚕茧的金黄色和白色中__是显性性状.
(3)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第一组子代中蚕茧为白色的个体基因组成为__,第二组子代中蚕茧为金黄色的个体基因组成为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各实验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步骤①中,为了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应将植物放在________处理一昼夜。
(2)在步骤②中,为了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应该用_______(填:“透光”或“不透光”)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住。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步骤④中,大烧杯里的液体是水,小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其作用溶解__________。
(4)在步骤⑦中滴加碘液后叶片不遮光部分_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遮光的部分________,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3月30日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减少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排放。下图是炭循环的部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的是生产者光合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B. 通过②过程不会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C. 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D. 地球上碳会因为生物的消耗而逐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