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显微镜使用中,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观察的正确操作是( )
A.按需移动装片→转换物镜→按需调节粗准焦螺旋
B.按需移动装片→转换物镜→按需调节细准焦螺旋
C.转换物镜→按需移动装片→按需调节粗准焦螺旋
D.转换物镜→按需移动装片→按需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B
【解析】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①选好目标:移动装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
②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③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准焦螺旋)。
首先需要在低倍镜下将细胞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由于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因此需要调节光圈,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故选B。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甜瓜是葫芦科黄瓜属中的栽培种,品种繁多,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在甜瓜生长期,甲、乙两地的气温如下表,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甲地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原因是( )
平均气温(℃) | 甲地 | 乙地 |
白天 | 33 | 33 |
夜间 | 12 | 22 |
A.甲地白天呼吸耗能低于乙地B.甲地夜间呼吸耗能低于乙地
C.甲、乙两地呼吸作用时间不同D.甲、乙两地光合作用时间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蚯蚓能疏松土壤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某实验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过程。
(一)准备40粒优良的大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选取4个能够盖紧的罐头瓶,分别标号1、2、3、4.每个瓶中放入2张餐巾纸。
(二)具体实验操作过程见下表:
实验瓶 |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种子数 | 10粒大豆种子 | 10粒大豆种子 | 10粒大豆种子 | 10粒大豆种子 |
处理方法 | 不加水 | 一定的水 | 一定的水 | 装满水 |
放在橱柜中 | 放在橱柜中 | 放在冰箱中 | 放在橱柜中 |
(三)拧紧瓶盖,过几天后观察,发现只有2号瓶内的种子能够萌发。分析并回答问题:
(1)1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少一定的______。
(2)3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少适宜的______。
(3)4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少充足的______。
(4)大豆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将来发育成根的结构是______。
(5)设置2号瓶的目的是和其他的实验瓶形成______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生理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
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一项是( )
A.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较厚的皮下脂肪
B.鼠类对农田、草原造成破坏
C.蚯蚓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D.骆驼刺等沙生植物能够防风固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村料分析题;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至今仍是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课题.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35亿年前的由许多细胞组成的,结构较复杂的丝状微化石.由此可推断,生命起源很可能在四十多亿年前已发生,而那时地球刚形成不久。
结合米勒的实验,指出以上材料是否支持米勒实验的结论,请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