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09?杭州)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心脏的不同部位.据图回答:
(1)与图中5部位相比较,图中3处的血液中
含量显著增多.
(2)图中4处的血液从图中1所指的血管流向全身各处,并最终回流到图中5处,这一循环过程称为
体循环
体循环

(3)当血液流经身体
肺和肾
肺和肾
等器官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含量明显降低.
(4)人的心脏与猪的心脏结构是相似的.某同学在观察新鲜的猪心脏(与心脏相连的大血管均保留l0cm)时,往图中2血管内持续灌水.你预测的实验现象是
水还会从2处出来
水还会从2处出来
,理由是
肺动脉与右心室相连,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如果向肺动脉内注水,水还会从肺动脉出来.
肺动脉与右心室相连,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如果向肺动脉内注水,水还会从肺动脉出来.

(5)人体剧烈运动时,心率明显加快.原因是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消耗更多氧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心率加快使心脏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血量增大,有利于为骨骼肌提供更多的氧气,同时带走更多的二氧化碳,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心率也就加快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消耗更多氧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心率加快使心脏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血量增大,有利于为骨骼肌提供更多的氧气,同时带走更多的二氧化碳,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心率也就加快
分析: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根据血液流动的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图中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左心室,5右心房,6右心室.
解答:解:(1)流回5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5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与图中5部位相比较,图中3处的血液中氧含量显著增多.
(2)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图中4处的血液从图中1所指的血管流向全身各处,并最终回流到图中5处,这一循环过程称为体循环.
(3)血液中运输的代谢废物是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其中二氧化碳必须通过呼吸排出,也就是血液经过肺的时候进行了气体交换,氧气进入人体,二氧化碳被呼出;而尿素等则是在肾脏里以形成尿液的形式排出的,所以血液经过肺的时候二氧化碳大大减少,而经过了肾脏之后,尿素等代谢废物也大大减少.
(4)图中2是肺动脉,肺动脉与右心室相连,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如果向肺动脉内注水,水还会从肺动脉出来.
(5)人在运动状态下,肌肉收缩消耗的能量多,能量是有机物与氧结合分解释放的;细胞中的有机物、氧是由血液输送的;这样血液向细胞中输送的有机物和氧的量就增多;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心率也就加快;
故答案为:(1)氧;
(2)体循环;
(3)肺和肾;
(4)水还会从2处出来;肺动脉与右心室相连,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如果向肺动脉内注水,水还会从肺动脉出来.;
(5)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消耗更多氧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心率加快使心脏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血量增大,有利于为骨骼肌提供更多的氧气,同时带走更多的二氧化碳,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心率也就加快.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肺循环的途径以及体循环的途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09?杭州)如图所示的结构最可能表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09?杭州)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单侧光使蚕豆幼苗产生的生长素在体内分布不均匀
单侧光使蚕豆幼苗产生的生长素在体内分布不均匀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
直立生长
直立生长

(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一
向上弯曲
向上弯曲
,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
感应性
感应性
.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