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如图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液经过②和④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尿液
B. 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④构成
C. ④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④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D. ③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③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
【答案】D
【解析】
(1)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
(3)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肾小囊腔中,而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因此,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对比如下:
(4)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球,⑤是肾小管,④是肾小囊,③是肾静脉。
A、血液流经②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④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而不是尿液,A不符合题意;
B、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②肾小球、⑤肾小管和④肾小囊组成,而①是入球小动脉,B不符合题意;
C、④为肾小囊,里面的液体为原尿,①是入球小动脉,里面的液体为血液,二者相比,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的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
D、由于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③肾静脉内的液体与①入球小动脉内的液体相比,③肾静脉内的尿素含量大大降低,D符合题意。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的生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卵进入子宫后才分裂发育
B.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
C.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
D.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为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叶片结构示意图,结合图一和图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一中①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部位
B. 图二中[3]是蒸腾作用水分排出植物体的“门户”
C. 图二中[3]主要分布于叶片的上表皮,这样有利于水分和气体散失
D. 植物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人类同卵双胞胎形成的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都发生在输卵管中
B. 过程③④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 过程②③④所需能量均来自卵黄中的营养物质
D. 两个胚胎发育成的个体性别相同、性状极为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与图中的实验装置不相符合的是
A. 甲--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 乙--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C. 丙--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丁--验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某小组同学进行“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和结果,请分析回答:
(1)请把表格内容补充完整。①______;②_____;③_____。
(2)本实验中,甲与丙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
(3)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结论是:种子萌发需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掰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_____,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以采用_____方法来弥补。被誉为“玉米大王”的李登海,培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系列获得了高产。这种合理密植的种植方法保证了玉米的叶片______,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了玉米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较少见的红细胞膜缺陷溶血性贫血,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B),父亲患病(基因组成为Bb),母亲表现正常,孩子为患病男孩的概率及其基因组成是( )
A. 25%、BbB. 50%、BbC. 25%、bbD. 50%、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麦清明拔三节,新笋一夜成高竹.”这句诗是说小麦和竹子生长的速度很快.它们生长的这么快的原因是( )
A.细胞分裂的速度快
B.细胞生长的速度快
C.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速度快
D.细胞分化的速度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