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研究生命起源的过程中,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明( )
A.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
B.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D.在紫外线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原始生命
【答案】B
【解析】解: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
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豆苗的叶是由图中结构④发育成的
B.图中结构③将来发育成豆苗的根
C.豆苗的茎和叶主要由图中结构②发育而来
D.大豆、玉米和水稻种子都有图中结构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 丙、丁的数量下降,甲的数量增加
B. 甲、丁的数量下降,丙的数量增加
C.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时将暗处理后枝条的甲叶片主叶脉切断, 乙叶片一部分用黑纸片两面遮住(如图所示)。该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
A. 水和叶绿体 B. 叶绿体和阳光
C. 水和阳光 D. 水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下列对动物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影响 B.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动物的迁徙属于取食行为 D.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条件反射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体生活经验积累的结果。李红同学在学习了条件反射建立的有关知识后,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
① 在鱼缸的1/3处加一块隔板,在隔板下面事先开一个洞。左边投饵室的小滑轮上悬吊一个饵料夹,鱼缸左侧再悬挂一盏小灯泡,如下图所示。
② 将饥饿一天的金鱼移入鱼缸内,让它熟悉环境1小时。开灯1~2次,金鱼对光没有明显反应。
③ 随后再开灯,在灯光刺激5-10秒后,由滑轮吊下饵料夹投放饵料,吸引金鱼游过孔洞取食。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强化训练2次。
④ 一段时间后,经过灯光和饵料的多次结合,即使只给灯光刺激,金鱼也会游过孔洞取食。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根据李红的实验设计,你认为她提出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神经调节的角度来看,由灯光刺激引起的金鱼游过孔洞取食属于____________;该类型的反射是在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____________的参与下形成的,完成此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使金鱼建立“灯光-游过孔洞取食反射”的重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