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 | 样品A(g/L) | 样品B(g/L) | ||||||||||||||||||||||||||||||||||||||||||||||||||||||
葡萄糖 | 0 | 1.0 | ||||||||||||||||||||||||||||||||||||||||||||||||||||||
无机盐 | 16.0 | 7.5 | ||||||||||||||||||||||||||||||||||||||||||||||||||||||
蛋白质 | 0 | 0 | ||||||||||||||||||||||||||||||||||||||||||||||||||||||
尿素 | 2.0 | 0.3 | ||||||||||||||||||||||||||||||||||||||||||||||||||||||
血细胞 | 无 | 无(1)说出图中各数字所代表的结构: 1: 入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 2:出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4:肾小囊 肾小囊 5:肾小球 肾小球 6:肾小管 肾小管 ;其中4、5、6三部分结构合称为肾单位 肾单位 (2)根据表2内数据分析,原尿是 样品B 样品B (填“样品A”或“样品B”),在图中的[4 4 ]肾小囊 肾小囊 形成.(3)尿液是原尿经图中[ 6 6 ]肾小管 肾小管 的重吸收后形成的,重吸收的物质包括全部的葡萄糖 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尿的形成.可以从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1)在右图中[1]是入球小动脉,[2]是出球小动脉,[3]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4]是肾小囊腔,[5]是肾小球,[6]是肾小管.肾单位由[5]肾小球、[4]肾小囊和[6]肾小管组成,故4、5、6三部分结构合称为肾单位. (2)从表格中分析,样品A没有葡萄糖而样品B有葡萄糖,可以判断出样品A是尿液,而样品B又无大分子的血细胞与蛋白质,所以样品B是原尿.原尿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物质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过滤到[4]肾小囊腔中液体. (3)在右图的模式图中,6是肾小管,其作用是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物重新吸收回血液. 故答案为: (1)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小囊腔;肾小球;肾小管;肾单位; (2)样品B;4;肾小囊; (3)6;肾小管;葡萄糖; 点评:正确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找出主要不同点,理解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各部分所代表的结构及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
物质 | 样品A(g/L) | 样品B(g/L) |
葡萄糖 | 0 | 1.0 |
无机盐 | 16.0 | 7.5 |
蛋白质 | 0 | 0 |
尿素 | 2.0 | 0.3 |
血细胞 | 无 | 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物质 | 样品A(g/L) | 样品B(g/L) |
葡萄糖 | 0 | 1.0 |
无机盐 | 16.0 | 7.5 |
蛋白质 | 0 | 0 |
尿素 | 2.0 | 0.3 |
血细胞 | 无 | 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甘肃省平凉市玉都中学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物质 | 样品A(g/L) | 样品B(g/L) |
葡萄糖 | 1.0 | |
无机盐 | 16.0 | 7.5 |
蛋白质 | ||
尿素 | 2.0 | 0.3 |
血细胞 | 无 | 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