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麸质蛋白是多种谷物所含有的一种蛋白质,是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谷物中最普遍的蛋白质。
(1)当人食用麸质蛋白后,其最先被消化的器官为______。其最终被消化成______,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2)某兴趣小组为研究“胰液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本实验的实验组为______号试管。预测该实验的结果为____________。
(注:溶液中若含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摇匀,溶液呈紫色)
(3)麸质蛋白很难被人体彻底消化吸收,会引发部分人群过敏,引起小肠绒毛的萎缩,______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导致人体出现腹泻、消瘦等症状。
(4)研究人员对麸质蛋白摄入量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见图2.对于麸质蛋白不过敏的健康人,你的建议是________。
【答案】胃 氨基酸 2 1号试管加入双缩尿试剂后变成,溶液呈紫色,2号试管加入双缩尿试剂后不变色。 降低 每天摄入适量麸质蛋白,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患病的风险
【解析】
蛋白质在胃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初步消化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胰液由胰腺分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酶。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
(1)蛋白质在胃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初步消化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因此,当人食用麸质蛋白后,其最先被消化的器官为胃。其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2)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某兴趣小组为研究“胰液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实验的变量是胰液,除胰液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均相同,本实验的实验组为2号试管。胰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能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预测该实验的结果为1号试管加入双缩尿试剂后变成,溶液呈紫色,2号试管加入双缩尿试剂后不变色。
(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细长,有环形皱襞,有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所以麸质蛋白很难被人体彻底消化吸收,会引发部分人群过敏,引起小肠绒毛的萎缩,绒毛减少将会减少小肠与食物的接触面积,降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导致人体出现腹泻、消瘦等症状。
(4)研究人员对麸质蛋白摄入量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对于麸质蛋白不过敏的健康人,我们建议每天摄入适量的麸质蛋白,理由是从图2 曲线可看出,每天摄入适量麸蛋白,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患病的风险。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⑥
B.⑤为DNA,每条DNA上含有一个⑥
C.在人的体细胞中,④是成单存在的
D.②的不同细胞中,④的数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填空。
⑴①表示___________,是通过_____________完成的;②表示______________;③表示___________;④表示_______________。把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的部是__________。
⑵A内的__________扩散入肺泡,肺泡内的___________扩散入A,结果_____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___血。
⑶此处_______扩散入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扩散入B。
⑷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_______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器官应用更加广泛,人工心肺机就是其中一种,它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为“电动泵”,相当于人的心脏,推动血液循环。人体中专门调节心跳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
(2)图中B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______,对血液供氧,排出二氧化碳,完成血液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3)图中C为“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______作用。
(4)图中营养补充液可以提供葡萄糖。人体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主要是______。
(5)图中的“流回血液”应该是______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设计“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除了哪项条件以外,其他条件的选择都应相同而且适宜( )
A. 湿度 B. 光照 C. 食物 D. 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①②和③分别属于什么组织?_____。
(2)图乙中d点所示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图甲中结构[]_____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_____。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图乙中的_____(填字母)。一天24小时内有机物处于积累的时间段是_____。
(3)图丙所示实验操作如下:①如果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_移动;②如果关闭阀门,把氢氧化纳溶液换成二氧化碳缓冲液(能保证装置内二氧化碳含量恒定),把该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_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