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某校七年级一班的学生野外活动,为测量一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①如图甲所示,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的点C,可连结AC、BC,并分别延长AC至D、BC至E,使DC=AC,EC=BC,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②如图乙所示,先过点B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点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点,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①是否可行?理由是什么?;

(2)方案②是否可行?理由是什么?;

(3)方案②中作BF⊥AB,ED⊥BF的目的是什么;若仅满足∠ABC=∠EDC,方案②是否成立?

答案:
解析:

(1)可行;边角边

(2)可行;角边角

(3)ABC=EDC;仍成立


提示:

方案①中隐含地告诉了我们这样几个条件:CD=CA;∠ACB=DCECE=BC这三个条件符合“SAS”公理,因此该方案的实质就是构造了三角形的全等.方案②中隐含地告诉了我们这样几个条件:∠CDE=CBACD=CB;∠DCE=BCA.这三个条件符合“ASA”公理,因此该方案的实质也是构造了三角形的全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34、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献一片爱心,共拥有明天”的希望工程捐款活动中,自愿捐款情况如右表,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每人捐款数(元) 2 5 10 20
相应人数(人) 5 10 20 15
(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2)该班共捐款多少元?
(3)根据表中的信息绘制条形统计图;
(4)根据有关数据,你还发现了哪些信息?(写出1~2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对某校七年级一班50名学生的年龄进行调查,其中14岁2名,13岁3名,12岁45名,则12岁的频率为
0.9
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某校七年级一班为了了解同学们零花钱的使用情况,对全班同学进行了文件调查,每个同学只准选一项.
调查问卷
A、把零花钱积攒起来,准备给爸妈买生日礼物.
B、把零花钱积攒起来,准备给同学买生日礼物.
C、把零花钱积攒起来,准备给自己买漂亮衣服.
D、把零花钱积攒起来,准备买学习用品或课外书.
E、漫无目的,随有随花.
班委会的同学把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并绘制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不完整),如图1和图2所示.
根据统计图回答:
(1)该班共有学生
50
50
人.
(2)在扇形统计图中,标出D所占百分比,并计算D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补全条形统计图.
(4)根据以上信息,请你给该班同学就“如何使用零花钱?”提出合理建议.(不超过30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044

某校七年级一班的学生野外活动,为测量一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①如图甲所示,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的点C,可连结AC、BC,并分别延长AC至D、BC至E,使DC=AC,EC=BC,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②如图乙所示,先过点B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点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点,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①是否可行?理由是什么?;

(2)方案②是否可行?理由是什么?;

(3)方案②中作BF⊥AB,ED⊥BF的目的是什么;若仅满足∠ABC=∠EDC,方案②是否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