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ABC,AB=AC,二次函数y=-
12
x2+4x
的图象经过点A、B、C,点E(1,0),F(7,0),将正方形EFKD沿y轴正方向进行移动,速度为每秒移动2个单位,移动时间为精英家教网t(0<t≤4),设移动过程中正方形与三角形部分重叠的面积为S
(1)求△ABC的面积S△ABC
(2)求重叠部分面积S关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当正方形的点E、F移动到二次函数图象上,求重叠部分面积S,并请判断点D、K是否在△ABC外接圆上并说明理由;如不在,也请说明理由.
分析:(1)先求出B,C两点的坐标,从而求出线段BC的长,再求出顶点A的纵坐标即BC边上的高线,进而求△ABC的面积;
(2)分三种情况对问题进行讨论:①正方形EFKD的点E移动到直线AB的过程,正方形与三角形的重叠部分为矩形;②正方形EFKD继续向上移动,点D移动到x轴上的过程,正方形与三角形的重叠部分(1<t≤3);③正方形EFKD继续向上移动,点D移动到直线AB上的过程,正方形与三角形的重叠部如图3所示,分别求重叠部分面积S关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即可.
(3)当正方形的点E、F移动到二次函数图象上,可求出此时的时间t,再把t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进行验证即可的问题答案.
解答:解:(1)y=-
1
2
x2+4x
=-
1
2
(x-4)2+8

∴顶点A(4,8),
∵y=0时,-
1
2
x2+4x=0

解得x1=0,x2=8
∴点B(0,0),点C(8,0),
所以S△ABC=
BC•8
2
=
8×8
2
=32


(2)分三种情况:
①正方形EFKD的点E移动到直线AB的过程,正方形与三角形的重叠部分为矩形,
如图1所示(0<t≤1)S=2t•EF=12t,
②正方形EFKD继续向上移动,点D移动到x轴上的过程,正方形与三角形的重叠部分如图2所示(1<t≤3),
易知:KW=2,BW=1,EK=2t-2△BKW∽△EHK,得EH=t-1(6分)S=12t-2(t-1)2=-2t2+16t-2,
③正方形EFKD继续向上移动,点D移动到直线AB上的过程,正方形与三角形的重叠部如图3所示(3<t≤4),
由②得EH=t-1S=36-2(t-1)2=-2t2+4t+34,
重叠部分面积S关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S=
12t(0<t≤1)
-2t2+16t-2(1<t≤3)
-2t2+4t+34(3<t≤4)
精英家教网
(3)不存在
∵当正方形的点E、F移动到二次函数图象上,t=1.75,
S=-2×1.752+16×1.75-2=
159
8

此时点D、K不在△ABC外接圆上,
易求出△ABC的外接圆的半径为5,
设△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OD=
42+(3+2.5)2
≠5

所以点D不在△ABC外接圆上,同理点K也不在△ABC外接圆上.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和几何图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的综合应用,这类试题一般难度较大.解这类问题关键是善于将函数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善于利用几何图形的有关性质、定理和二次函数的知识,并注意挖掘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5、如图所示,△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B、A、E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D交AC于M,连接CE交AD于N,连接MN.
求证:(1)BD=CE;(2)BM=CN;(3)MN∥B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19、如图所示,△ABC沿着直尺PQ平移到△A′B′C′,则:
(1)对应点:
点A与点A′,点B与点B′,点C与点C′是对应点.

(2)对应线段:
AB与A′B′,BC与B′C′,CA与C′A′是对应线段

(3)对应角:
∠A与∠A′,∠B与∠B′,∠C与∠C′是对应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34、已知如图所示,△ABC与△A′B′C′关于原点O对称,点A(-2,3),B(-4,2),C′(1,-1),则A′点的坐标为
(2,-3)
,B′点的坐标为
(4,-2)
,C点的坐标为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ABC的周长为12,它的内切圆⊙O的半径为1,若向△ABC的内部随机地抛掷黄豆,则黄豆落入圆内的概率是
π
6
π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如图所示,△ABC和△ABC外的一点A′,把△ABC平移,使A与A′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