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在Rt△AOB中,∠AOB=90°,OA=3cm,OB=4cm,以点O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设P、Q精英家教网分别为AB、OB边上的动点它们同时分别从点A、O向B点匀速运动,速度均为1cm/秒,设P、Q移动时间为t(0≤t≤4)
(1)过点P做PM⊥OA于M,求证:AM:AO=PM:BO=AP:AB,并求出P点的坐标(用t表示);
(2)求△OPQ面积S(cm2),与运动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是多少?
(3)当t为何值时,△OPQ为直角三角形?
(4)证明无论t为何值时,△OPQ都不可能为正三角形.若点P运动速度不变改变Q的运动速度,使△OPQ为正三角形,求Q点运动的速度和此时t的值.
分析:(1)先证明PM∥OB,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证明即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度,而AP=t,再根据对应边成比例求出AM、PM的值,P点坐标即可得到;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P点纵坐标与OQ的长度的积的一半就是△OPQ面积,整理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即可;
(3)作OQ边上的高,根据△PON和△QPN相似,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解;
(4)根据正三角形的性质PN垂直平分边OQ,所以无论t为何值时,△OPQ都不可能为正三角形;改变Q点速度根据正三角形的性质,0Q=2ON,PN=
3
2
OQ分别列式求解即可得到Q点运动速度和时间t.
解答:(1)证明:∵∠AOB=90°,PM⊥OA,
∴PM∥OB,
∴AM:AO=PM:BO=AP:AB,
∵OA=3cm,OB=4cm,
∴在Rt△OAB中,AB=
OA2+OB2
=
32+42
=5cm,
∵AP=1•t=t,
AM
3
=
PM
4
=
t
5

∴PM=
4
5
t,OM=OA-AM=3-
3
5
t,
∴点P的坐标为(
4
5
t,3-
3
5
t);

(2)∵OQ=1•t=tcm,
∴S△OPQ=
1
2
×t×(3-
3
5
t)=-
3
10
t2+
3
2
t
=-
3
10
(t-
5
2
2+
15
8

∴当t=
5
2
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15
8


(3)作PN⊥OB于N,精英家教网
∵△OPQ为直角三角形,
∴△PON∽△QPN,
PN
QN
=
ON
PN

∴(3-
3
5
t)2=
4
5
t(t-
4
5
t),
解得t1=3,t2=15(舍去);

(4)∵ON=
4
5
t,OQ=t,
∴0Q≠2ON,
∴无论t为何值时,△OPQ都不可能为正三角形;
要使△OPQ为正三角形,
则0Q=2ON=
8
5
t,
∴Q点的速度为
8
5
cm/s,
此时3-
3
5
t=
8
5
t•
3
2

解得t=
20
3
-15
13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主要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高与底边的性质,只要肯于动脑也不难解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Rt△AOB中,∠ABO=90°,OB=4,AB=8,且反比例函数y=
kx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分别交OA、AB于点C和点D,连结OD,若S△BOD=4,
(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求C点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3•咸宁)如图,在Rt△AOB中,OA=OB=3
2
,⊙O的半径为1,点P是AB边上的动点,过点P作⊙O的一条切线PQ(点Q为切点),则切线PQ的最小值为
2
2
2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3•安溪县质检)如图,在Rt△AOB中,∠AOB=90°,OA=3,OB=4,将△AOB沿x轴依次以点A、B、O为旋转中心从①的位置顺时针旋转,分别得②、③、…,则:
(1)旋转得到图③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12,0)
(12,0)

(2)旋转得到图⑩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36,0)
(3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3•南岗区一模)如图,在Rt△AOB中,∠AOB=90°,且AO=8,BO=6,P是线段AB上一个动点,PE⊥A0于E,PF⊥B0于F.设
PE=x,矩形PFOE的面积为S
(1)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x为何值时,矩形PFOE的面积S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