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x轴上两点A(x1,0),B(x2,0)的距离记作|AB|=|x1-x2|,如果A(x1,y1),B(x2,y2)是平面上任意两点,我们可以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来求AB间距离.
如图,过A,B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AM1、AN1和BM2、BN2,垂足分别是M1(x1,0),N1(0,y1),M2(x2,0),N2(0,y2),直线AN1交BM2于Q点,在Rt△ABQ中,|AB|2=|AQ|2+|QB|2
∵|AQ|=|M1M2|=|x2-x1|,|QB|=|N1N2|=|y2-y1|,∴|AB|2=|x2-x1|2+|y2-y1|2
由此得任意两点[A(x1,y1),B(x2,y2)]间距离公式为:|AB|=
(x2-x1)2+(y2-y1)2

(1)直接应用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点A(1,-3),B(-2,1)之间的距离为
5
5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A(1,3)、B(4,1),P为x轴上任一点,当PA+PB最小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为
13
4
,0)
13
4
,0)
,PA+PB的最小值为
5
5

(3)应用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求代数式
x2+(y-2)2
+
(x-3)2+(y-1)2
的最小值.
分析:(1)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
(x2-x1)2+(y2-y1)2
解答;
(2)作点B关于x轴对称的点B′,连接AB′,直线AB′于x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P;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AB′的解析式y=-
4
3
x+
13
3
,然后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来求点P的坐标;PA+PB的最小值就是线段AB′的长度;
(3)已知代数式表示点(x,y)到点(0,2)和(3,1)的距离之和,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求代数式
x2+(y-2)2
+
(x-3)2+(y-1)2
的最小值.
解答:解:(1)|AB|=
(-2-1)2+(1+3)2
=5; 
故答案为:5;
                                              
(2)如图,作点B关于x轴对称的点B′,连接AB′,直线AB′于x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P.
①∵B(4,1),
∴B′(4,-1).
又∵A(1,3),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4
3
x+
13
3

当y=0时,x=
13
4
,即P(
13
4
,0);   
②PA+PB=PA+PB′=AB′=
(4-1)2+(-1-3)2
=5,即                                      
PA+PB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13
4
,0);5;

(3)
x2+(y-2)2
+
(x-3)2+(y-1)2
=
(x-0)2+(y-2)2
+
(x-3)2+(y-1)2

故原式表示点(x,y)到点(0,2)和(3,1)的距离之和,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点(x,y)在以(0,2)和(3,1)为端点的线段上时,代数式
x2+(y-2)2
+
(x-3)2+(y-1)2
取最小值.
原式最小为
(0-3)2+(2-1)2
=
1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解答(2)题时,是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找点P的位置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填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函数的图象产生平移,则函数的解析式会产生有规律的变化;反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不同解析式的变化规律,推想到相应的函数图象间彼此的位置和形状的关联.
不妨约定,把函数图象先往左侧平移2个单位,再往上平移1各单位,则不同类型函数解析式的变化可举例如下:
y=3x2→y=3(x+2)2+1;y=3x3→y=3(x+2)3+1;y=3
x
→y=3
x+2
+1;y=3
3x
→y=3
3x-1
+1;y=
3
x
→y=
3
x
+1;…
(1)若把函数y=
3
x+2
+1图象再往
 
平移
 
个单位,所得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y=
3
x-1
+1;
(2)分析下列关于函数y=
3
x-1
+1图象性质的描述:
①图象关于(1,1)点中心对称;②图象必不经过第二象限;③图象与坐标轴共有2个交点;④当x>0时,y随着x取值的变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西城区一模)先阅读材料,再解答问题:
小明同学在学习与圆有关的角时了解到: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如图,点A、B、C、D均为⊙O上的点,则有∠C=∠D.小明还发现,若点E在⊙O外,且与点D在直线AB同侧,则有∠D>∠E.
请你参考小明得出的结论,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0,7),点B的坐标为(0,3),点C的坐标为(3,0).
①在图1中作出△ABC的外接圆(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②若在x轴的正半轴上有一点D,且∠ACB=∠ADB,则点D的坐标为
(7,0)
(7,0)

(2)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0,m),点B的坐标为(0,n),其中m>n>0.点P为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当∠APB达到最大时,直接写出此时点P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2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阅读材料: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x轴上两点A(x1,0),B(x2,0)的距离记作|AB|=|x1-x2|,如果A(x1,y1),B(x2,y2)是平面上任意两点,我们可以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来求AB间距离.
如图,过A,B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AM1、AN1和BM2、BN2,垂足分别是M1(x1,0),N1(0,y1),M2(x2,0),N2(0,y2),直线AN1交BM2于Q点,在Rt△ABQ中,|AB|2=|AQ|2+|QB|2
∵|AQ|=|M1M2|=|x2-x1|,|QB|=|N1N2|=|y2-y1|,∴
由此得任意两点[A(x1,y1),B(x2,y2)]间距离公式为:
(1)直接应用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点A(1,-3),B(-2,1)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A(1,3)、B(4,1),P为x轴上任一点,当PA+PB最小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为______,PA+PB的最小值为______;
(3)应用平面内两点间距离公式,求代数式+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1(x1,y1)、P2(x2,y2),则P1、P2两点间的距离为数学公式.例如:若
P1(3,4)、P2(0,0),则P1、P2两点间的距离为数学公式
设⊙O是以原点O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如果点P(x,y)在⊙O上,那么有等式数学公式,即x2+y2=1成立;反过来,如果点P(x,y)的坐标满足等式x2+y2=1,那么点P必在⊙O上,这时,我们就把等式x2+y2=1称为⊙O的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0(x0,y0),则P0到直线y=kx+b的距离为数学公式
请解答下列问题:
(I)写出以原点O为圆心,以r(r>0)为半径的圆的方程.
(II)求出原点O到直线数学公式的距离.
(III)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数学公式,其中n≠0,m>0.
①若n取任意值时,方程组都有两组不相同的实数解,求m的取值范围.
②当m=2时,记两组不相同的实数解分别为(x1,y1)、(x2,y2),
求证:数学公式是与n无关的常数,并求出这个常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