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图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A. 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

B. 为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间的关系,应多次改变光线AOON间的夹角

C. 为研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应绕ON前后折转入射光线所在的光屏E

D. 如果让光线沿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光路是可逆的

【答案】C

【解析】

A. 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这样反射光线才可以在硬纸板上呈现,A说法正确;B. 为使结论更具普遍性,为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间的关系,应多次改变光线AOON间的夹角,B说法正确;C. 为研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应绕ON前后折转入射光线所在的光屏F,不能折转E,C说法错误;D. 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如果让光线沿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D说法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地震

20134208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源中心区地震烈度达到9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产生地震波。地震波分两种,纵波和横波,纵波使地面的物体上下振动,而横波使地面物体在水平方向振动,震区的人在感到大地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

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得震级越大。同样大小震级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大地震时泥石流会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唐家山堰塞湖长约803米,最大宽约611米,顶部面积约30万平方米,库内水位最深达716米,库容达1亿立方米,上下游水位差达52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震_____波来临时人随建筑物一起左右摆动,此时逃生由于_____会很容易跌倒。就是人站立不动也会跌到,因摆动后人体的_____将偏离竖直方向,与重力不在一直线上,人体自然失去平衡。

2)地震的震级可以衡量地震_____的多少,地震的破坏程度用_____表示。

3)如果用唐家山堰塞湖水来发电,发电效率为10%,最多能获得_____kWh的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____(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_____(填注水抽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左图所示,学习完液体压强知识后,小虎找来了一个空塑料瓶做实验.他先在abc处各开了一个小孔,在瓶内装满水,发现ab、c三处都有水流出,这说明了_______.并且c处水流速最快,这又说明了________.为了加快小孔处水的流速,他将水瓶向上举起了一定高度.他这样做能达到目的么?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

他将abc三处都堵上,在瓶内装满水,若水的重力是G,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则G____F(填“>”“=”或“<”).

2)如图是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而设计的实验,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_______的结论.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到______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桌上有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细绳,另外还有钩码一盒,质量不等的滑轮3个,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动滑轮越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越低.

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小兰小宇三名同学在一起进行课外探究活动,小丽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口对口连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观察到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逐渐进入上方的集气瓶中,也看到有空气跑到下方装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最终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均匀.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得多,它不可能上浮进入上方的集气瓶中.

小丽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能/不能)作为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

小兰将二氧化氮气体换成另一种密度未知的有色气体,也看到了同样的实验现象,于是她得出“分子是运动的”这一结论.小宇在对小丽、小兰的探究过程进行分析、评估时发现,小兰探究过程和实验结论得出的过程有问题.

①小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能作为分子是运动的证据,为什么?

②只要对小兰探究观察稍作改进,根据实验现象仍然可以得出“分子是运动的”结论.请你告诉小兰应该如何改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F

液体的密度:ρ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p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p

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只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四种实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流星划过大气层时,流星发光发热

B. 在太阳光照射下,热水器中的水升温

C. 古人通过钻木的方式,使木头着火燃烧

D. 迅速压下活塞,缸筒内的棉花着火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幅图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 吸盘式挂钩

B. 用吸管吸饮料

C. 瓶吞鸡蛋

D. 帕斯卡裂桶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