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教学楼里安装了40 W的电灯54盏,现在该照明电路的总保险丝熔断了,而备用的只有额定电流为5 A的保险丝,那么比较合适的做法是( )

A. 将两根保险丝并联使用

B. 将三根保险丝并联使用

C. 将保险丝接长使用

D. 将一根保险丝接入电路

【答案】A

【解析】解答:电路中的总功率:P=40W×54=2160W,由P=UI可得,电路中总电流:

I==2160W220V≈9.8A

A. 用两根保险丝并联使用,允许通过的电流为2×5A=10A>9.8A.符合题意;

B. 将三根保险丝并联使用,允许通过的电流为3×5A=15A>9.8A.由于保险丝额定电流过大时不易熔断,所以这样并不安全,不合题意;

C. 将保险丝接长使用,会使其电阻增大,额定电流变小,更易熔断,不合题意;

D. 使用一根保险丝额定电流为5A,会熔断。不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使用蓝牙耳机接听手机来电,信号传输示意图如图,蓝牙通信的电磁波

A是蓝光

B波长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短

C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D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读数
B.在桌面上铺上毛巾使接触面粗糙一些,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C.在木块上放砝码,目的是改变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依次将物体缓缓浸入水中.

从位置2→3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重力______,受到的浮力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从位置3→4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_____(选填有关无关).

图乙中的______(选填“a”“b”)能反映测力计示数在甲图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实验中用手提着测力计,可能会使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你的改进建议是_____________

2)课本中提到,物体在空气中也会受到浮力作用,因此小禹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浮力大小的实验;

排尽一个大气球内部的空气,测出气球的重力G

将适量的氢气充入气球,用细线扎紧封口,按图丙所示测出拉力的大小F

根据F=F+G,求出气球所受浮力大小(细线重力和摩擦忽略不计).小禹的实验方案中,计算浮力的方法有误,错误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 木块竖立在小车上, 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考虑空气阻力,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车的运动速度增大, 则它的惯性和动能也随之增大
B.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 那么木块将向左倾倒
C.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图,长木板固定不动。

(1)甲乙两图中当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运动时,测力计的读数才等于滑动摩擦力。
(2)此实验的研究方法是
(3)比较甲乙两图,能否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有关?为什么?
(4)丙图中木块匀速运动时测力计的读数是N,滑动摩擦力为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量及二者间摩擦)
(5)若某次实验时木块做加速运动,则所测得滑动摩擦力(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立定跳远是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小晨想研究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他根据平时训练体会,猜想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有:弹跳力量、跳跃角度、自身体重等.小晨用弹簧玩具枪、小钢球做了一系列实验,记录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丁是图甲实验中,发射角度45°时,5次实验钢球的落地点.小晨用圆规画了一个尽量小的圆,使5个点均落在圆上或圆内,此时即可将圆心O点视作发射角度45°时钢球的落地点.这样处理实验数据的作用是
(2)小晨根据实验得出初步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跳跃角度45°成绩最好.为了使他的结论更加可靠,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晨给出了立定跳远取得好成绩的建议:
①以45°角左右向前跳出;
②过度肥胖的同学要减肥,控制合理的体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测出透镜的焦距,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则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2)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各元件位置如图乙所示,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3)在乙图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成像情况符合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