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1所示,A、B分别是标有“6V 3.6W”字样的灯泡L和定值电阻R的U﹣I图象.则R的阻值为Ω;若把它们接入电路,如图2所示,当只闭合开关S1时,L正常发光;若再闭合开关S3 , 电流表的示数为A;若只闭合开关S2 , 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为W.

【答案】10;1.2;2.4
【解析】解:(1)由图1可知,当R两端的电压UR=6V,IR=0.6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则R的阻值为R= = =10Ω;(2)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路为灯泡L的简单电路,
∵灯泡正常发光,
∴电源的电压U=UL=6V;
若再闭合开关S3时,灯泡L与电阻R并联,
由图1可知,当UR=UL=U=6V时,对应的电流为IR=IL=0.6A,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IR+IL=0.6A+0.6A=1.2A;
若只闭合开关S2 , 电路为灯泡L与电阻R串联,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且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在图象中,只有当电流为0.4A时,它们各自对应的电压之和才等于6V,
∴此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P=UI′=6V×0.4A=2.4W.
所以答案是:10;1.2;2.4.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以及对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的理解,了解计算电功率公式:P =W/t ;P=UI ; 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2R和P= U2/R.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l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 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1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固定载客机总装下线,为减轻质量,机身应选用密度较(Da/小)的材料,该飞机航行速度为900km/h,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它航行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它飞行时机翼上方气流流速比下方(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甲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________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________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靠近北极圈的挪威中部小镇留坎镇四面环山,由于高山阻挡,每年9月到第二年的3月太阳光都照射不到小镇,这种情况维持了100多年。现在,当地人在附近一座450米高的山顶上竖起了三块巨大的平面镜,如图甲所示。这些平面镜由电脑控制,能跟踪太阳自动调整角度,确保太阳光被反射到镇中心广场,这样小镇的三千多居民就能在镇中心广场感受到温暖的太阳光。如图乙所示,MN表示置于山顶的一块平面镜,B点表示广场上被照亮的某一位置。

(1)一束太阳光经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后到达B点,请在乙图中画出该入射光______(保留作图痕迹)

(2)若入射光在纸面内绕O点转过6度,则平面镜MN需绕O点转过______度,才能使反射光仍然照射到B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他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_______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_______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央视热播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烤、蒸、炸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 烤: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羊肉的内能增加,鲜香扑鼻

C. 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汽化放热,把鱼蒸熟

D. 炸:油炸鸡翅,肉质鲜嫩,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l)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值并结合光路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对光从其它透明介质进入空气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将下列结论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

2)该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光从玻璃进入到空气中时,有一部分光反射到玻璃砖内,请你在图中作出这条入射光线经过玻璃面反射后的光路图_________

3)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该组同学在进行光从玻璃进入到空气中的实验时观察到了这样的现象,他们继续进行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实验,当入射角增大时,__(选填不能)观察到全反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

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