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集合了传统高压锅和电饭煲功能于一体的电压力锅,彻底解决了压力锅的安全问题,解除了普通压力锅困扰消费者多年的安全隐患,省时节电(比普通电饭锅节电30%以上).如图是某款电压力锅及其铭牌(见下表).请你计算
(1)该电压力锅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多大?
(2)在该电压力锅中装入3 kg初温为20℃的水,当加热到120℃时刚好沸腾,则水吸收多少热量?
(3)上述加热水的过程中电压力锅正常工作了25 min,则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4)在上述加热水的过程中,该电压力锅的加热效率是多大?
【答案】(1)4.55A (2)1.26×106J (3)1.5×106J (4)84%
【解析】试题分析:(1)由公式P=UI,可得,该电压力锅正常工作时电流为:
(2)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2-t1)=4.2×103J/(kg·℃)×3 kg×(120℃-20℃)=1.26×106J;
(3)加热时间:t="25" min="1" 500 s,由公式
可得,电压力锅消耗的电能为:W=P额t="1" 000 W×1 500 s=1.5×106J;
(4)该电压力锅的加热效率为:
答:(1)该电压力锅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4.55 A;(2)水吸收的热量为1.26×106J;
(3)消耗的电能是1.5×106J;(4)该电压力锅的加热效率为84%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对物理现象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本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10N B.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C. 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D. 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7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使用下列器材来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待测小灯泡(额定电流0.5A,额定功率不大于1.5W)、电压表(3V、15V双量程)、电流表(0.6A、3A双量程)、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等,如右图。
(1)请你在实物图中把电压表连入电路____________。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_端,这样做能对电路起_____________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开关闭合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3V,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晓明利用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一块电流表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他选择了满足这个实验要求的器材,并连接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1)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
(2)断开开关S, 将__________,(选填“A”、“B”、“C”)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
A.导线 a 左端线头改接到 R0左端
B.导线 b 右端线头改接到电流表负极
C.导线 b 左端线头改接到 Rx右端
(3)请用 I1、I2和 R0表示 Rx。R x=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
(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阻力而做减速运动,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动能_____,机械能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