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A.相遇前甲的平均速度是0.4km/min

B.相遇前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4

C.甲乙各自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

D.相遇后乙的平均速度是原来的1.5

【答案】C

【解析】

A.由图象可知,相遇前甲在10min内通过的路程为

4km-1km=3km

则相遇前甲的平均速度:

v==0.3km/min

A错误;

B.由图象可知,乙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1km,相遇前乙的速度是

v==0.1km/min

v=3v

B错误;

C.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甲经过的总路程为4km,总时间为15min,甲的平均速度为

v甲平=

乙经过的总路程为2km,总时间为15min,乙的平均速度为

v乙平=

v甲平=2v乙平

C正确;

D.由图象可知,相遇后乙的时间

15min-10min=5min

经过的路程为1km,此时的平均速度:

v′==0.2km/min

v′=2v

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灯泡L标有“6V 3W”的字样,R1为定值电阻,R2为标有“20Ω 1A”字样的变阻器,电流表的量程为03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1)求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电阻.

2)当S1S2S3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7A,求R1的阻值.

3)当闭合S1,断开S2S3时,在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的情况下,求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时电路总功率最小?此最小值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O

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

3)保持入射光线位置不变,以法线ON为轴线,将纸板EOF的右半面绕法线ON向后折,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这时,在纸板NOF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现象说明:_____

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_____

5)完成以上实验后,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实验时应当如何做?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扬声器结构时,发现扬声器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他们不知道环形磁体的磁极分布情况,于是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磁极呈横向分布(例如图甲,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

猜想2:磁极呈轴向分布(例如图乙,上面为N极,下面为S极)。

猜想3:磁极呈上中下分布(例如图丙,上下面为N极,中部为S极)。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3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其他猜想,他们用细线将环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如图丁所示),结果观察到磁体在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这说明猜想________是错误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剩下的一个猜想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主要器材:________;简要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判断: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材料 B.长度 C.横截面积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其中①②③是镍铬合金丝,④是锰钢合金丝。①③④长度相同,①②④横截面积相同。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状态。

(2)实验中,在M,N之间接上不同的导体,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_____来比较导体的电阻大小。

(3)为了验证猜想A,应选用编号为_____的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试验。

(4)分别将①③两根金属丝接入M、N两点间,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当导体的长度和材料一定时,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你补充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

①实验目的:测量运动小车的全程的、上半段及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②实验器材:长木板、小车、小木块、刻度尺、停表

③实验步骤:

1)实验步如下,请完成填空.

①将长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形成一个坡度_____(填“较大”成“较小”)的斜面如图所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

②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用_____测出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1 ,用_____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并将s1t1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固定,再把小车放在斜面项端,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上半路程s2所用时间t2,并将s2t2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公式_____及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并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⑤根据公式v3=_____(请用“s1t1s2t2”表示)及测量数据,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并将v3记录在表格中.

2)在某次测量的过程中,如果小车运动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测得的前半段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将偏_____(填“大” 、“小” ).

3)如图中能够准确反应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

4)在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序是_____(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②酒精灯;③铁杆A和温度计(含纸盖);④铁圈B和石棉网

2)图甲中是实验第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填在表格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_____

99

99

99

99

3)分析数据可知,此时实验环境的大气压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4)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图乙中图_____(选填“C”或“D”)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5)如图丙所示,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水量,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应是_____(选填“b”、“c”或“d”),变化后水量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6)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依然持续沸腾且温度保持不变,如图所示,于是小明认为水温只要保持在沸点,不吸收热量也能沸腾,你认为小明的认识对不对?_____(选填“对”或“不对”),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各中小学对多媒体硬件运用越来越多。某校共有15个教室,每个教室配有40 W的照明灯10盏,300 W的投影仪一台,100 W的教学扩音系统一套,300 W的电脑一台。(该校的供电电压为220 V)

(1)学生在操场上进行半小时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若教室内的这些用电器没有关闭,那么这半小时内该校会浪费多少度电____

(2)随着这些硬件的装配,需要对学校供电线路进行改造,下表是各种橡胶绝缘铜芯线在常温下的安全载流量(长时间通电时的最大安全电流),从安全角度考虑,该校应选择哪种导线作为干路导线___?请通过计算后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上的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能不能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以及如何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来表示?下面有关讨论中正确的是(

A.不能,v=v值越大,表示运动越快

B.不能,v= v值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C.能,v=v值越大,表示运动越快

D.能,v= v值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