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图4是在 “探究物质的密度”实验中使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____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最后调节游码。

(4)图5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游码 (平衡)螺母 (2)BAC (3)50 (4)(测量过程)调螺母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新化县一模)如图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可以让蜡烛A反射成像,同时又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B
可以让蜡烛A反射成像,同时又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B

(2)选用刻度尺是为了探究
物距跟像距的关系
物距跟像距的关系

(3)为了验证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无关.小明用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让蜡烛A远离玻璃板过程中,移动蜡烛B的位置,观察的内容是
蜡烛A的像是否始终跟蜡烛B的大小相等
蜡烛A的像是否始终跟蜡烛B的大小相等

(4)为了验证像的虚实,可进行的操作是
在成像的位置放光屏(或白纸),观察是否可以接收到像
在成像的位置放光屏(或白纸),观察是否可以接收到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如图1所示,某同学用弹簧秤拉着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
利用二力平衡知识间接测量f
利用二力平衡知识间接测量f
,在木块上加砝码后,发现弹簧秤的示数将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如图2所示,是小明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当在杠杆左端距离O点二个格子的位置挂了三个等质量的钩码,当在另一端距离O点三个格子的位置挂两个等质量的钩码时,此时杠杆刚好平衡,若在两边钩码下方再各加挂一只相同的钩码,释放后观察到的现象将是什么?
小王认为:杠杆仍能保持平衡;小李认为:杠杆将顺时针转动;小赵认为:杠杆将逆时针转动;你支持
小李
小李
的观点,理由是
左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小于右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
左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小于右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

小明在实验后,用直尺AB制作杆秤,他在0刻度处用细线悬挂一个秤盘C,在3cm刻度处用细线D悬吊起来.他提起细线D“秤杆”(直尺)不能静止在水平位置.于是,他在秤盘悬线P处粘上适量的橡皮泥,使“秤杆”能在水平位置静止(如图3).他“粘上适量橡皮泥”的做法类似于“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的做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3)如图4是小红同学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
实验准备的器材有:三个质量不同的木块A;  三条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B;三个高度不同的长方体铁块C;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等.
下表是小红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所记录的相关数据.
测量次序 斜面粗糙程度 物重G(N) 斜面高
h(m)
沿斜面的拉力F(N) 斜面长L(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η
1 较粗糙 1.5 0.1 0.6 0.4 0.15 0.24 62.5%
2 较粗糙 3 0.1 1.2 0.4 0.3 0.48 62.5%
3 较粗糙 6 0.1 2.4 0.4 0.6 0.96 62.5%
通过分析数据,你可以得出结论: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物体的重量无关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物体的重量无关

若保持斜面长度不变,将斜面高h变为0.2m,再将重为3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拉时,所需拉力为2N,则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75%
75%
;说明斜面机械效率与
斜面的倾斜程度
斜面的倾斜程度
有关.除此之外,你认为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斜面的
斜面的光滑程度
斜面的光滑程度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
(1)将凸透镜向
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
(2)此时所在的像是倒立、
缩小
缩小
的实像.
(3)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
变小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第1实验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三个可能的原因:
蜡烛的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或者“不在同一高度”)
蜡烛的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或者“不在同一高度”)
. ②
蜡烛放在了焦点上(u=f)
蜡烛放在了焦点上(u=f)
.③
蜡烛放在了焦点以内(u<f)
蜡烛放在了焦点以内(u<f)

(5)第2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凸透镜焦距/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cm 20 30 40 60 20 30 40 60
像到凸透镜距离/cm 47 26 22 18 80 34 27 22
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请分析以上数据,写出两个探究结论:①
在凸透镜焦距一定且成实像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越远(近),像离凸透镜越近(远);(或者“成倒立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在凸透镜焦距一定且成实像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越远(近),像离凸透镜越近(远);(或者“成倒立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大于1倍焦距,成倒立的像(或者“u>f: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大于1倍焦距,成倒立的像(或者“u>f: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在探究物距一定时,凸透镜成像的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用的发光体是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而不是蜡烛.你认为用发光二极管做实验比用蜡烛做实验的好处是
亮度更大(不受风的影响,不会象蜡烛一样会烧短等)
亮度更大(不受风的影响,不会象蜡烛一样会烧短等)
.(写出一点即可)
(2)实验时,要调节发光体“F”、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上.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物距u/cm 焦距f/cm 像距v/cm
1 15 5 7.5
2 8 17.5
3 10 29.5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距
越大
越大

(4)实验中,凸透镜三次成像都是
(选填“实”或“虚”)像;第
3
3
次实验所成的像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强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
 
(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实验中观察到棋子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造成的.
(2)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的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如果将棋子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如果将玻璃板向右移动,发现镜中的像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
(3)如果在实验中,但看不清棋子A的像.想个办法看清棋子A的像,方法是用手电筒照
 
(填“棋子A”或“棋子A的像”).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