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2?上海)在物理学中,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想象的线叫做光线.在下列几个物理学研究的实例中,与引入“光线”这一物理概念的方法相类似的是
(2)
(2)
 (选填序号).
(1)在研究串联、并联电路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
(2)在研究磁体的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
(3)在研究物体受几个力作用的情况时,引入“合力”的概念.
分析:物理方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模型法”“理想推理法”等.
解答:解: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的概念;用的是模型法.
(1)研究串联电路的电阻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2)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用的是模型法.
(3)在研究物体受几个力作用的情况时,引入“合力”的概念;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因为(2)与引入“光线”这一物理概念的方法相类似.
故选(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学方法-----模型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2?上海)在铜丝、橡胶棒和盐水一组物体中,
橡胶棒
橡胶棒
是绝缘体.铜丝被均匀地拉长后,其电阻将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2?上海)为了探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 (ρ=8.9×103kg/m3
实验序号 材料 高度(cm) 底面积(cm2  )
1 20 10
2 20 20
3 20 30
表二(ρ=7.9×103kg/m3
实验序号 材料 高度(cm) 底面积( cm2  )
4 20 10
5 20 20
6 20 30
表三(ρ=8.9×103kg/m3
实验序号 材料 高度(cm) 底面积(cm2   )
7 10 10
8 10 20
9 10 3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底面积
无关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与4
1与4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请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7(或2与8,或3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当圆柱体的材料相同时,高度越高,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当圆柱体的材料相同时,高度越高,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圆柱体材料的密度与高度的乘积相同,压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圆柱体材料的密度与高度的乘积相同,压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圆柱体材料的密度与高度的乘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
圆柱体材料的密度与高度的乘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2?上海)某同学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和若干导线,测定电阻Rx的值.所有元件均完好,电源电压为6.0伏且不变,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的字样,电路连接正确.闭合电键,该同学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20~0.58安;当滑片在中点附近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13(a)、(b)所示.
(1)请在下表中补上实验数据表格的有关栏目.
(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器材及观察到的现象将有关的数据填入表格内,并求出Rx的阻值.(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物理量
实验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2?上海)如图所示是常用温度计,其测量范围为
-10~50
-10~50
℃.请你估计一下现在试场内的气温,并在图中标出该气温值所对应的液柱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