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王军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他将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通过短玻璃管与相同的气球相连,两次实验电源电压不变.

1)实验中通过 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甲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3)在装置甲、乙的两次实验中,通过比较相同时间里气球BD的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

4)甲、乙两装置同时实验,在相同的通电时间里,与 气球(填气球字母标号)相通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最多.

【答案】(1)气球的体积 (2)电阻 (3)电流 (4C

【解析】试题分析:(1)转换法是用一个便于观察或侧的物理量或数值,来反映不易直接观察的物理量的方法.当瓶中电阻丝发热后会使气体膨胀,则连在瓶中的气球会产生膨胀.

2)(3)电流产生热量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所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由此分析解答.

4)由焦耳定律比较四个电阻产生的热量可知哪个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最多.

解:

1)当电阻丝通电后,电流产生热量使瓶内温度升高,从而使气球膨胀,根据气球膨胀的程度大小可知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2)甲中阻值不相等两电阻串联,则两电阻中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也相等,所以可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3)由乙图可知两电阻并联,而B瓶与D瓶电阻相等,电压不相等,则可知两瓶中的电流不同,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过电流的关系;

4)甲图中两电阻串联,则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由焦耳定律可得,电阻大的电阻丝发热较多,即B中发热量要多;

乙图中两电阻并联,则电压相等,由Q=W=t可得,电阻小的发热量要多,故CD发热量要多;

BD电阻相等,由欧姆定律可得,B中电流小于D中电流,故D中热量要比B中热量多,故C中热量最多.

故答案为:(1)气球膨胀的程度大小;(2)电阻;(3)电流;(4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芳菲所在的实验小组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阻值约为10Ω.她们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1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填写公式).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补充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3)芳菲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 V,若她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1中的滑片P 端移动(选填AB),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

(4)芳菲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数据,并绘得如图3所示的I﹣U图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c>c),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一段时间,从沸水中吸热最少的是 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水循环中的几个环节。“百川归海”描述的是(

A.蒸发 B.蒸腾 C.降水 D.径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4s后听到回声,已知在海水中声速是1500m/s,则海底的深度为 m.超声波 用(填“能”或“不能”)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相同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C、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太阳能、水能、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内,玻璃桥十分新颖、造型简洁美观,与周边自然环境十分协调.按照设计,玻璃桥总长430米、宽6米,桥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铺设,是一种全玻璃结构的桥梁.玻璃桥桥面由三层玻璃叠加而成,每层99块,每块规格3m×4.5m、厚2cm.桥面单层玻璃最低可承载20吨.(g取10N/kg)

(1)一名游客通过玻璃桥用了10分钟的时间,求:此游客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已知此种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求:一块玻璃受到的重力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填“正立”或“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 (填“实”或“虚”)像. (选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当烛焰移至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在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 (填“正立”或“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 (填“实”或“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