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同学在做“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闭合开关后,螺线管周围小磁针的指向如图所示,小明根据螺线管右端小磁针的指向判断出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则可知电源的A端为___极;

(2)当电源的正、负极方向对换时,小磁针a的N、S极指向也对换,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导线的 ___方向有关。

【答案】 电流

【解析】

(1) 螺线管的右端为N根据安培定则:让四指弯曲,大拇指指向螺线管的N极,则电流的方向与手指的方向一致,即电流向下,故可知电源的A端为正极;(2) 当电源的正负极方向对换时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改变,发现小磁针的南北极指向也对换,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你学习的声音相关知识,在横线上填上空缺。

1)悠扬的古筝声是琴弦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3)如图为三种声音的波形图,观察波形比较声音的特性,AB_____不同;AC_____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块岩石体积为403,为了测定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样品,测出样品的质量为70克,用量筒装入70毫升的水,然后把样品浸没在水中,此时水面升高到95毫升,则

1)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2)岩石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区清流额近700亩血橙成熟,今年又喜获丰收。小明想:血橙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血橙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血橙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血橙的质量是115.8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8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血橙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血橙,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60g。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血橙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认识到杠杆转动跟力、力臂有关后,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实验过程:

(1)首先,将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在______位置上,以方便直接读出力臂;

(2)接下来,他们使杠杆在如图位置静止,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1N,杠杆质量、刻度分别均匀);小玲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F2,L1=L2;而小军则认为实验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你认为小玲总结的杠杆平衡是______(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3)如果小军在杠杆左端A点再挂2个钩码(即左端共4个钩码),接下来,他应该将右端的两个钩码向右移动______格,杠杆才会在原位置再次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L1L2是规格分别为“6V 6W“、“3V 2.7W“的小灯泡,将它们连在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只闭合S时,L2正常发光。(不计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求:

1)电源电压

2)灯泡L1的电阻R1

3)当SS1都闭合时,10s内电流做的总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_____min_____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烧杯中盛有20℃、质量为100g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至沸腾,假如完全燃烧酒精3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此过程中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

(3)科学研究表明:1g 100℃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汽需要吸收2.26×103J的热量。水开始沸腾后持续观察沸腾现象,同时发现水的质量减少了5g,求此过程水汽化成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喜欢书法的小明同学用压纸石块设计了如下测量与探究活动,如图15所示:

(1)小明在学校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压纸石块的密度:

将托盘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直至衡量平衡;

将石块放在天平的 (选填“左”或“右”),在另一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如图15a所示,则石块的质量m= g;

他在量筒中装入40mL的水,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如图15b所示,则石块的体积V= cm3,由密度公式可算出它的密度。

(2)小明回家后用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的电子秤和同一块压纸石块,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他将搅匀的糖水装入柱形杯中,置于电子秤上,如图15c所示;

用体积不计的细绳系好石块,缓慢浸入糖水直至刚好浸没,电子秤示数逐渐增大,则糖水对杯底的压力 (选填“逐渐增大”、“保持不变”或“逐渐减小”),说明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如图15d所示位置,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N;

他将石块沉入杯底,松开细绳,如图15e所示,便开始写探究报告;

完成探究报告后,他将石块从糖水中缓慢提升。细心的小明发现石块离开杯底至露出液面前,电子秤示数一直减小,这说明石块在放置一段时间的糖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