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

B. 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C.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D.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先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和两个电压表分别是测量哪个电阻的电压后,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析.

解:电阻R1R2是串联,V1测总电压,即电源电压,V2R2的电压,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而电源电压是不变的,即V1示数不变.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34月,溧阳赵先生家中井水突然变热至47℃,让人恐慌.维修电工访谈得知:水井内有抽水泵(电动机),原来可以正常工作,井水温度也正常;自从水泵坏了之后,开关S就一直断开,但井水温度从此明显变高,电工检测发现:开关处确实断开,但水泵和井水都带电.由此可知,赵先生家水泵电路的实际连接方式为下图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振华30”轮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起重船,有大国重器之美誉。某次施工 中,振华30”轮船将重达几千吨的海底隧道接头装置,匀速缓慢的从其上表面距海面 10 m深的水下提升到空中。振华30”起吊装置、滑轮组示意图如图甲,提升过程中,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接头装置脱离水面后,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及摩擦,不计海水阻力,ρ海水=1.0×l03kg/m3 g10N/kg)。求:

1)开始提升前,隧道接头装置上表面受到的压强;

2)隧道接头装置的重力;

3)隧道接头装置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容器,不计容器壁厚度,内有12cm深的水,如图甲。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金属圆柱体,从液面开始缓慢浸入水中,拉力F与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圆柱体下表面距液面为10cm时,剪断系圆柱体的细线,圆柱体沉入容器底部,水未溢出,如图丙所示。g10N/kg。求:

1)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

(2)圆柱体的体积;

(3)圆柱体沉入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通过灯泡的电流.

(1)图中电流表的连接错误是______

(2)现要测量通过A灯的电流,但只允许变动原图中一根导线中一个端点的接线位置,应将导线______(选填“a”、“b”或“c”)的一端改接在电流表的______接线柱上(选填“3”“0.6”或“负”).

(3)在第(2)问已经改动的基础上,若要测量通过A、B两灯的电流之和,而且又只允许再变动一根导线中一个端点接线的位置,应将导线______(选填“a”、“b”或“c”)的一端改接在电流表的______接线柱上(选填“3”“0.6”或“负”).

(4)在笫(3)问已经改动的基础上,闭合开关,灯A、B正常发光,如果实验时电路中a线断路,则电流表的示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灯A的亮度_____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为12~18V,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4~0.6A,那么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明的爸爸用600N的拉力使重115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2m,则动滑轮重为_______N,小明的爸爸拉绳做功的功率为______ W。体重为400N的小明也用此滑轮组来提升物体,则该装置能达到的最大机械效率为_______(不计摩擦及绳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540N.物体的示意图,某段过程中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为0.1m/s,工人拉力F的功率为60W,物体上升10s拉力F克服滑轮组的摩擦做的功为40J.不计绳重。求:

1)工人拉绳子的速度为多少m/s?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滑轮组中的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少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开州区某中学的小奉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图甲),使U形管左右两边的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丙、丁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关系。

3)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李完成上述实验后,用一“T”形玻璃管对着U形管左边管口吹气,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_________(填“左”或“右”)管中的液面较高该实验说明了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压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