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物理学习小组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
(1)甲图中滑动变阻器上的一根导线松动了,该导线应该接在滑动变阻器的 接线柱。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端(选填“A”或“B”)。
(3)小组同学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连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4)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该定值电阻阻值为 Ω。他们认为这个结果就是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你认为合理吗? ,理由是 。
【答案】(1)C或D (2)B (3)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4)10Ω,不合理,实验误差较大,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解析】
试题分析:(1)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正确连接方式是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若一根导线接在A接线柱时,另一根导线应接在C或D接线柱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2)为使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阻值状态,应将滑片滑到下面接线柱的对侧,所以实验前滑片P应移至 B(或A)端;(3)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4)若电压表的示数为3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即为0.3A,则该定值电阻阻值由欧姆定律知道是R=U/I=10Ω,这个结果不合理,实验误差较大,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B. 没有物体也可以有力的存在
C.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
D. 施力的物体肯定不会受到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的电路中,灯L标有“3V 6Ω”、滑动变阻器 R 上标有“50Ω 1A”的字样,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源电压恒为4.5V。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应控制在(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
A.2.5Ω~20Ω B.2.5Ω~12Ω C.3Ω~12Ω D.12Ω~2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答出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B、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
(1)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小明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是串联的,小明的结论是 的(“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
(2)如图26(2)是某同学连接的并联电路的局部图,某次实验中,测量完干路C处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 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
(3)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4)若“试触”时出现图27(3)中的实验现象,说明:
(5)表格补充完整后,对数据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 选填“一”或“二”)进行实验的;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