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5分)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 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l0 cm的是图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 Inn2,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 (填小于”“等于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 (填会聚发散)作用。

【答案】(1)乙 (2)丙 (3)大于 发散

【解析】

试题分析:(1)水透镜焦距与厚度有关,厚度越大,焦距越小,测得焦距小于l0 cm的是图乙,近视眼的晶状体的厚度大,所以模拟近视眼的是图乙;(2)远处的物体所成的清晰的像应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像距较大的应是焦距较大的,应是丙图;(3)矫正近视眼应用凹透镜,此种镜片中间比边缘薄,对光具有发散的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 直线运动.甲车通过0.6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 s.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 m.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图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看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偏转,这原因是

(3)实验中,突然灯熄灭,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有示数,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拉力与摩擦力 。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 图所示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3小明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滑动摩擦力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的关系图线如丁图所示,由图可知:F F。乙图中当木块与砝码对地面的压力变为12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匀速滑动时受到的拉力为 N,如果此时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和砝码水平向右一起做加速运动,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此时砝码受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作用。方向为 。(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

(4)小明某次拉动木块由静止变为匀速运动时,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戊所示(其中0~3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到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的水平拉力;若木块所受的拉力F=4N,则木块所处的状态是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某班同学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猜想三: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老师提供如下器材:刻度尺、四个金属球(100g的铁球、100g的铝球、50g的铁球、50g的铜球)、小木块和长木板。

同学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碰上水平面上的小木块后,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在同样的平面上,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球的动能越大。

请你帮同学们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探究猜想一的实验方案;

(2)设计出探究猜想二的记录数据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在15s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60J。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

B. R1的阻值为18Ω

C. 电源电压为10V

D. 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_____和 _________相互平衡,两个力的合力为零,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_________.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_相同.

(3)比较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的表面滑行的距离,可以得出结论: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改变的越 ___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_________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乙、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公式G=中,g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质量之比,约等于9.8N/kg,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等于10N/kg.

(1)为探究g的大小,小宇同学把不同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它们的大小,记在下面表格中,再算出每次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根据上述实验与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2)经科学家的精确测量,g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仍有差异。下表为各个不同城市的g值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g值相同的城市是: 。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

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还可能有:

从前一个商人在荷兰向渔民买了重为4.9×107N的青鱼,装上船运往靠近赤道的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到了那里,用测力计一称,青鱼竟少了2.94×105N.轮船沿途没有靠过岸,装卸中损耗也不可能那么大。你能推测这是什么原因吗?

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跟质量比值/N·kg-1

0.10

1.0

10

0.20

2.0

10

0.30

3.0

10

地点

g值大小(N/kg)

地球

纬度

地点

g值大小(N/kg)

地球

纬度

赤道

9.780

广州

9.788

23°06′

武汉

9.794

30°33′

上海

9.794

31°12′

北京

9.801

39°56′

纽约[

9.803

40°41′

莫斯科

9.816

55°45′

北极

9.832

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