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自从进入八年级学习了物理知识后,同学们了解到许多有趣的声现象:
(1)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出声音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
振动
振动
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蝉鸣声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的
传播
传播
过程中减弱噪声.
(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这种昆虫的翅膀振动频率约为400Hz,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3)贝多芬耳聋后仍利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骨传导,说明
固体
固体
(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
(4)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的交谈也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是因为真空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传声.
(5)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利用回声进行测距.经过8s才收到回声,则此处海水深为
6000
6000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减弱噪声有三种方法: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2)频率是1s内物体振动的次数;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3)(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声;
(5)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传播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海洋的深度.
解答:解:
(1)物体振动而发声,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振动发出的;
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教室外面的声音在传入教室的过程中遇到关着的门窗会被反射回去并逐渐减弱,所以属于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人耳能听到频率为400Hz的声音;
(3)琴弦的振动引起木棒的振动,然后传给头骨,最后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说明声音的传播是通过固体传过来的,说明了固体可以传声;
(4)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的交谈也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因为8s是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又到海面的时间,所以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的时间为4s,
∵v=
s
t

∴海洋的深度为s=vt=1500m/s×4s=6000m.
故答案为:(1)振动;传播;(2)能;(3)固体;(4)不能;(5)6000.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声现象的基本规律,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减弱噪声的方法,人的听觉范围和超声波测距离,考查知识点全面,但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