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拉”、“薄玻璃板”)做实验.
(2)此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
(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4)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好处是
【答案】
(1)薄玻璃板
(2)比较像和物体大小关系
(3)虚
(4)便于比较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解析】解:(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会影响实验的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茶色玻璃比较暗,使茶色玻璃板后面的环境对实验的影响比较小,成像更清晰,更容易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2)选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在蜡烛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从而说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4)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样可以不用刻度尺,直接能够从像和物体的位置比较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所以答案是:(1)薄玻璃板;(2)比较像和物体大小关系;(3)虚;(4)便于比较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原理: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是虚像).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原子模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夸克组成
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C.原子核的质子带正电,中子带负电
D.夸克由比其更小的质子与中子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B.无沦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
C.“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
D.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3)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填“上”或“下”)移动.
(4)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细线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起来,将小球从位置B拉到位置A,由静止释放小球.观察小球从A→B→C的过程中高度和速度的变化,并测出了小球在A、B、C三个位置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值。从而分析这一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数据如下表所示。
运动过程或位置 | A | A→B | B | B→C | C |
动能Ek(J) | 0 | 增加 | 4.98 | 减少 | 0 |
重力势能Ep(J) | 5.00 | 减少 | 0 | 增加 | 4.97 |
(1)小球在图中的C位置,受到 个力的作用。
(2)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小球从A→B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加,高度不断降低,这个过程中是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 ,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机械能在逐渐减少,这主要是小球受到 造成的。
(3)在实验中,如果换用质量为2m的小球,其它条件不变,那么,小球到达B位置时的机械能 质量为m的小球到达B位置时的机械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声源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中(设空气密度是均匀的)
A. 声波的波速不断减小 B. 声波的频率不断减小
C. 声波的振幅不断减小 D. 以上都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